乌海日报
2021-03-24 09:46:17
新华西街道“初心会客厅”为民解忧。
张贴公益广告。
海南区泽苑社区着力打造“文明楼道”。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事关城市发展,也是民生实事。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出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市容环境。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城市“面子”更靓
为了让广大市民群众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我市始终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抓好集贸市场专项整治、交通环境和市容卫生整治、老旧小区改造……从老百姓身边的突出问题改起,从创建最基础、最薄弱、最难啃的硬骨头干起,专题部署、专项推进,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城市的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如今,出店经营没有了,车辆停放规范了,垃圾遍地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阔干净的道路、整洁的城市立面、实用美观的店招、安全卫生的集贸市场……城市处处散发着文明之美。“以前道路坑坑洼洼,菜叶随手扔,过道基本没法走人。现在不同了,市场环境全面改造,每个区域都有保洁人员全天候保洁,商户也都自觉做好摊位三包。环境好了,来市场买菜的市民也多了,我们收入就更高了。”在新天地市场经营多年的朱瑞红谈起市场新变化,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
同时,为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去年以来,我市启动了“爱我家园 共建最美小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对全市各居民小区楼道进行全面排查,以小区居民为主体,动员包联单位志愿者、广大党员参与到楼道环境治理中,通过“文明小区”“文明楼道”创建等活动,开展楼道净化、亮化、美化工作,集中解决小区楼道门破损,墙面、玻璃脏污,飞线充电,照明灯损坏,乱贴小广告,私搭乱建,不文明养宠,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引导居民爱护家园、爱护小区公共设施,全面提升小区居住环境。
近日,泽苑社区泽园西小区居民每天出入必经的楼道,已不再是面面白墙,而是被铿锵有力的宣传口号及美丽生动的画面所取代。泽苑社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精心打造楼道文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
社区采取张贴、手绘等宣传方式,用充满感染力的宣传标语、富有亲和力的图画,把单调、冷漠的楼道变成了精神文明宣传的新视窗、文明社区建设的新阵地。楼道里有国学文化的文字展板,还有一幅幅色彩明亮的手绘图画,传递着一份份温暖、向上的文化氛围。居民行走在楼道间,感受文化气息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在社区形成了一股和谐正气的文明新风,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居民纷纷表示楼道变美了,心情变好了,邻里间关系更近了。居民刘香军说:“最美楼道不仅扮靓了楼道这个小小的公共空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养,让大家更主动爱护这个公共环境。”
此外,城区大部分街道、广场、公园,基础设施完善了,场地环境整洁干净了,公厕更美观了,游人也越来越多了,城市的颜值更高,“面子”更靓了。
文明新风沁人心扉
城市“里子”更美
如果说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了一座城市的“颜值”,那么弘扬崇德向善的精神内涵则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气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导向和灵魂所在。我市始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抬头就能看到公益广告,天天看,就连我小孙女都能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市民白银众深有体会地说。
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除了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自省,还需要外部力量的提醒和助推。按照“立体宣传、广泛参与”的宣传思路,全市发动各区、镇街、部门单位、村(社区)利用景观小品、隔离栏、墙体墙面、LED电子显示屏、灯杆道旗等载体,以“进机关、进企业、进医院、进学校、进社区”的“五进”为抓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意义,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全年公益广告占总广告比持续超过50%,公益广告宣传保持常态化。同时,坚持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多形式、多角度,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人物、亮点经验、好的做法等,全面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日、农牧民素质提升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文艺演出、礼仪展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理念的宣传深入到广大群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了系列先进典型的评选推荐与学习宣传活动。勇救落水儿童的“80后”民警范金伟本能地纵身一跃,让一个平常的日子变得温情而美丽;不惧危险勇斗歹徒的公交司机慈连萍;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坚强媳妇王果花;以残助残,爱心无限的白路的故事广为传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相继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自治区道德模范17人,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27人,市级道德模范4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88人,入选乌海好人榜140人,文明新风吹遍乌海。
同时,在移风易俗、居(村)民自治、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得到有效实施。
人人参与环境整治
城市“颜值”更高
人人都是城市主人,个个都是乌海形象。近年来,我市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各条战线上,热潮涌动。党员干部在一线了解群众需求,解决重难点问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带领群众争相发力,争做“最美家庭”;镇街、村(社区)进门入户宣传创建知识;各路口、公交站台都有“红马甲”身影;一条条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市民尽享舒适环境;一名名工作人员微笑服务,政务环境高效便捷……文明,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更多乌海市民的生活中。
海勃湾区桌子山西街邮电巷等老旧街巷地处城区商业中心,这些单体楼院、老旧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物业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治理中的难点。为此,新华西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初心会客厅”,针对基层出现的矛盾、问题、群众反映的困难,积极召集相关单位、个人进行协商并加以解决,努力实现“纠纷不出社区,矛盾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标。
新华西街道针对桌子山西街邮电巷日趋突出的“停车难”“停车乱”的老大难问题,打出一记漂亮的“组合拳”:规划上,对符合停车位设置要求的,统一依照标准划上停车位;管理上,将所有公共区域的停车位纳入城市管理体系统筹管理;执法上,由街道牵头协调海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成联合执法组,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了“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人管事”的良性循环。社区居民张永田说:“这么多年来,周围的车都来我们巷子里停,以前找不见一个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现在由社区和街道办事处联合执法局的人,让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新华西街道成立的“初心会客厅”是我市在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探索创新管理、深入发动群众的一些典型案例。群众的呼声就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针对城市发展引发的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各类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实施了农贸市场、文明交通、城市社区(小区)及背街小巷环境、占道经营综合整治等行动。
黄河、新天地、金裕等集贸市场整治推进迅速;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城区违规户外广告挂牌整治;“僵尸车”、占道摆摊、无证无照经营、撑杆搭棚以及单体楼院整治等如期进行;文明养宠、垃圾分类等文明宣传活动有序开展……通过多年来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乌海逐步成为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 (段维娜 文/图)
乌海日报社 | 2021-03-24 09:46:17
乌海日报社 | 2021-03-23 10:29:45
乌海日报社 | 2021-03-16 10:35:33
乌海日报社 | 2021-03-12 09: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