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年夜饭该怎么吃

乌海日报

2021-02-08 09:07:32

6-1.jpg

6-2.jpg

临近春节,许多饭店和熟食店纷纷推出丸子、炸鸡等年货礼包。 韩建慧 张一龙 摄

6-3.jpg

品类丰盛的年夜大餐。苏如娜 摄

年夜饭,对“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是过年的一项最重要内容。年夜饭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承载着千百年来国人对家的眷恋。近些年,随着消费升级,市民们吃年夜饭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在家自备年夜饭,感受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到预订餐厅年夜饭,体验专业大厨的精致美味,再到订购“半成品年夜饭”,既能免去洗碗刷锅的烦琐,又能享受在家用餐的温馨。随着时代发展,年夜饭逐年成为反映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舌尖缩影。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年夜饭会怎么吃,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吃健康

外出少了,动手多了

“往年都是在酒店里吃,大约到了腊月十三四就开始订餐厅了,今年受疫情影响,家里人都不想除夕夜在外面过,所以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采购食材,准备在家好好做一顿年夜饭。”听到记者采访年夜饭准备怎么吃时,市民张海娜这样说。

张爱娜家“五世同堂”,因为家里人口众多,每年的年夜饭几乎都是在餐馆里解决的。“餐厅吃饭很方便,能吃一些自己不太擅长做的菜品,吃完了也不用收拾,省心省事儿,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问了几家餐厅,都只能接待10人以下就餐,索性就自己做了。”张爱娜说。

此举得到了公婆的一致赞同。婆婆宋梅梅告诉记者,她刚进腊月就开始采购春节食物,牛羊肉、海鲜早早囤进了冰箱,这几天又开始了炸油饼、炸油糕、酱牛肉,“多准备点花样儿,争取让孩子们在家吃得开心。”她说。

市民郭艾文则表示,年夜饭就应该在家吃。全家男女老少齐心协力置办一桌丰盛的菜肴,整整齐齐坐上餐桌,把盏言欢,相互祝愿。“在家吃年夜饭不但安全放心,还更加实惠。餐厅随便一餐就得一两千元,如果自己在家准备,同样的价钱可以购买种类更多、更新鲜的食材。而且在我看来,过年吃的不是饭,而是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味道。”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许许多多家庭都决定“在家吃饭”,既有过年气氛,又能增进感情。“家人一起做年夜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其乐融融,更有年的味道。”市民李锦说。

去年夏天刚刚结婚的苏小禾告诉记者,本来准备回乡过年的,但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夫妻俩决定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年夜饭,也需要好好准备一番。夫妻俩抽空去办年货,准备食材。“都说忙年忙年,只有为了年‘忙’起来,才能体会到幸福年的滋味。”

吃方便

外卖、半成品解决“懒人”大难题

尽管决定在家吃年夜饭,但很多人也为厨艺有限发愁。“日常侍弄个一日三餐还可以,真的做年夜饭,我都不知道该做啥好。”市民张晴郁闷地说。这样的担忧不止她一个人,许许多多受访者都表达了同样的困扰。但这样的难题,随着多家餐饮推出外送年夜饭和半成品等便捷服务而有望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近年来,一种既能享受在家用饭的温馨,又能尝到专业大厨的手艺的“半成品年夜饭”逐渐兴起,颇受青睐。这种所谓的“半成品”就是商家将菜品加工至九成,顾客只需将食材与调料混合简单加工,即可上桌品尝。

“我很喜欢这样的半成品。”市民高荣说:“经常从网上买各种半成品料包,比如佛跳墙、腌笃鲜、蟹粉狮子头,做法比较复杂,自己操作不了,但又想吃点新鲜的,所以每年都会买很多。”

“都说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时代,通过网购把南方菜品搬上北方餐桌很容易,我每年的春节大餐都依赖网购,吃就要吃个新鲜嘛。”市民王海波说。

也有受访者认为,网上买的半成品毕竟是批量加工,不够新鲜,于是将目光对准了本地的餐厅,提前“私人订制”。“今年从一家我很喜欢的餐厅订了很多半成品菜肴,等年三十拿回家热一热就行。”市民梁诗颖说。

记者也注意到,市内多家酒店纷纷推出了酱牛肉、肘子、扒肉条、酥鸡丸子等年货礼包或者是年夜饭外送上门的服务。新华街某酒店工作人员高跃红告诉记者,酒店今年推出了“外送到家”服务,“一共有六档餐标,顾客可以提前预订,到时候就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好了送上门,服务生帮您摆桌,您在家享受的和在酒店享受的待遇分毫不差。”她说。

吃安全

注重防疫,公筷公勺吃出文明风尚

当然,也有部分市民选择在外就餐。记者走访多家餐饮企业发现,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各餐饮企业也及时改变经营策略,除了推出外送、预订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且缓解自身压力外,也为到店堂食的顾客提供了一系列注重防疫的服务。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所有的餐厅经营者都表示,将无条件支持国家疫情防控的各种举措。毕竟,平安是团圆的前提。“目前,我们尚未接到新的餐饮行业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年夜饭堂食预订按正常程序进行,若一旦发生高危问题,被要求停止就餐,我们将全额退还消费者订餐费用。”某餐饮经营者刘海霞说。

“这段时间我们已严格演习过接待流程。比如说所有就餐者均需出示健康码,进行信息登记,安排专人负责测体温,服务生、厨师甚至是接待人员和保洁员都要早晚汇报健康情况,餐厅公共区域每天消毒4次,每个包间每天都会消毒通风,尽最大努力杜绝风险。”某饭店领班李鸿雁说。

“我们饭店响应防疫号召,将餐位安排在10人以下,比如说16人的餐位,我们会只安排10位客人就餐,尽量在餐位间拉开距离。如果客人人数过多,会尽量请客人分包间就餐。”某饭店店长王凤麟介绍:“餐厅提供公筷、公勺、消毒手巾等服务。”

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餐饮企业都新增了分餐设备。“公筷、公勺是必备的,推出了很多‘位菜’,如果客人嫌麻烦,我们还可以让服务人员代为分餐。”某饭店服务员海明说。

记者还注意到,由于冷链食材频频被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情况,许多餐厅都弃用进口冷链食材,采取周边采买的食材来代替,“我们进货的渠道都是安全靠谱的,进货前都会查看商家的检验检疫资格证明,从源头上防范,也能保障我们自身安全。”某餐饮经营者苏红梅说。

吃热闹

线上聚餐“隔空传情”也有趣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许多市民选择了就地过年。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年夜饭怎么吃?不少人说,依靠便捷的网络,“隔空传情”也很有趣。

老家在河北邢台的吴春风告诉记者,往年他都是拖家带口回乡过年,今年为了响应号召,他决定就地过年。“爸妈也一再嘱咐我和妹妹不要回家,我们邢台现在还属于有风险的城市,就地过年大家都踏实。但老人一年没见孙子实在是想念,几乎天天视频,这就给了我一个灵感,我们约定除夕夜大家都把视频开了,咱们可以‘屏对屏’地‘推杯换盏’,在屏幕上过团圆年。”他说。

受访者刘娜也告诉记者,早在半个月前,济南的父母把给孩子买的各种吃食真空塑封寄过来了。“双胞胎女儿说除夕夜要给姥姥姥爷表演节目,感谢他们送来许多好吃的。我一想,何止能看到姥姥姥爷,索性把爷爷奶奶,舅公舅婆都拉进视频‘餐桌’,大家一样能吃个团圆饭。”她说。

70后受访者黄春丽告诉记者,她是最近才学会用各种App与多人视频的,“就是为了过年的时候跟朋友和亲人们聚一聚,以前我只会刷抖音,看别人视频喝酒。女儿放假在家,她教了我好几天才学会,只要家里不断网,千里情缘一线牵嘛。”她说。

说起隔空吃年夜饭,也有受访者调侃说,以前一家吃饭人数总有限,现在索性大家都一起吃。

从“在家吃”到“出去吃”又回归“在家吃”,年夜饭怎么吃就像是一个“圈”,但其实映射的是人们对生活品质更高的追求,是远行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眷恋,是每一位国人对千年传统春节文化的纪念和传承。

因此,不管形式上有什么样的变化,年夜饭里蕴含的幸福滋味儿是不会变的,年夜饭的团圆味道也是不会变的,全家人共享年夜的快乐心情也是不会变的。(作者:韩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