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2021-01-28 11:00:06
整装待发的新能源公交车。
已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新能源私家车在公共充电站充电。
市民在使用充电查询系统。
在4S店,市民正在了解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低碳、环保、清洁的优点,成为今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落地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新能源汽车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在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能源公交车成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首选,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接受。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市推广情况怎样?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百余辆新能源公交车行驶街头
时下,一辆辆白绿相间的新能源公交车穿行在我市三区道路上,舒适、静音、环保的优点赢得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成为城市间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燃油公交车油味重、噪音大,有时甚至听不清报站。”王春丽说,而新能源公交车起步、行驶、刹车都很稳当,乘坐舒适,发动机噪音低,车厢内环境好,电子报站屏方便乘客查看站点……开了30多年公交车的张大虎感觉新能源公交车优点很多。他说:“以前的柴油公交车在冬季不仅打火困难,还要提前热车。而新能源公交车不论是驾驶还是操作,都相当方便。驾驶员一改过去‘左脚踩离合,右手挂车挡'的驾驶操作,只需轻按按钮便能实现无级变速,驾驶舒适度大大提高。除此之外,电动公交车续航里程较好。拿2路公交车来说,夏天充一次电能跑200多公里,可使用一天。冬天需要取暖,较为费电,但充一次电仅需一个小时。”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2019年市政府购进了10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2020年企业自行购置了35台新能源纯电动车,用于服务厂矿企业通勤业务。市公交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张晓杰介绍,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与传统燃油公交车和LNG能源公交车相比,运营成本降低。新能源公交车节能环保,能有效减少石油、气资源的消耗,减少染污排放,达到绿色出行目的,而且噪音低,乘坐舒适。在维修成本上,传统天然气、燃油车维修成本相对新能源公交车要高一些。新能源公交车靠电机驱动,在维修和保养方面省去了传统燃油车发动机配件和附属零部件的维修保养环节,只需定期为电机涂抹润滑油、防冻液、除尘即可。而传统天然气、燃油车配置相对复杂,出问题的地方较多,维修费用大。
记者了解到,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以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能源动力汽车等。据了解,我市还将投放部分氢能源电动客车服务市民出行。
新能源车驶进寻常百姓家
我国是最早启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及配套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在我市多数汽车品牌均设立了新能源汽车销售专区。目前,在我市落户的新能源私家车有200余辆。记者采访发现,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市民认可,部分消费者在换车时表现出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
“新能源汽车分油电混动和纯电动两种,低耗能,低噪音,特别省钱。且提速快,不受摇号、限号的限制,不用缴纳购置税等费用。”林荫大道某4S店销售经理侯瑞一边介绍,一边为顾客算了一笔账:以一台1.5L排量的传统燃油汽车和一台纯电动汽车相比,假设两辆汽车的驾驶时间同为5年,行驶里程10万公里。纯电动汽车每公里消耗电费0.07元,5年消费电费7000元,保养费1800元;而传统燃油汽车以每公里0.5元油费计算,5年将产生50000元油费,还有保养费、车船税和车购税。
他说,新能源汽车车型不同,续航里程不同。纯电动的新能源轿家车续航里程在360公里至605公里之间,油电混动车型的续航里程相对来说较低,在120公里左右。
2017年,市民张晔有了换车的打算。选车时,他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汽车销售店里看了多种车型,对比了其配置、外观、油耗等,都没有中意的车。这时,在某4S店工作的亲戚向他推荐了一款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2万多元不说,还免购置税等费用。”张晔说,随车配置了两个充电设备,一个是安装在自家车位的充电桩,另一个则是三相电源充电器。充电桩4个多小时即可完成充电,充电器则以备不时之需。“这车买的不亏,充一次电只需16元,能开一个星期。”他说,如果跑长途,车辆则开启油电混动模式,充电完成后使用电能,电量报警后再使用燃油,同样的路程可比燃油车辆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对于不少人担心的动力不足问题,张晔表示,4.5秒左右就可达到百公里,开起来与燃油车无异,且比燃油车更加安静、舒适。
除一些市民青睐新能源车外,不少单位也将新能源车纳入采购范围。据了解,市公安局采购了100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警务用车。
公共充电站建设方兴未艾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庭表示对新能源汽车“很感兴趣”“计划购买”,但有不少人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关注。市民王鹏飞说:“大多数家庭没有自己的停车位或者车库,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2019年我市加快了新能源车辆充电基础建设及服务,由市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乌海金财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采购、销售、维修服务等业务。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公共充电站有7个,可同时满足12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其中,海勃湾区有4个、海南区2个、乌达区1个。
海勃湾区公共充电站位置如下:乐通检测站北的海勃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其占地面积22178平方米,停车位100个,配套安装5台1000kVA充电箱式变压器,50台双枪直流充电终端;滨水家园南侧的滨水佳园公共充电站,配套安装120千瓦直流单桩3台,停车位6个;市政府停车场内的市政府公共充电站,配套安装150千瓦一拖四充电桩4台,停车位4个;海勃湾区政府院内的海勃湾区政府公共充电站,配套安装150千瓦一拖三充电桩3台,停车位3个。
海南区公共充电站分别为海南区政府公共充电站和海南区海南区公交公共充电站,分别安装了90千瓦一拖三充电桩3台,停车位3个和120千瓦直流单桩1台,停车位2个。
乌达区公共充电站目前有1个投入使用,为乌达区政府公共充电站,配套安装90千瓦一拖三充电桩3台,停车位3个。
日前,记者在海勃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看到,有部分新能源公交车正在充电,也有一些新能源私家车在此充电。刚给爱车充满电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附近工作,经常将爱车停在这里充电。“这里充电虽然用时短,但却因为地处偏僻,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方便。”他说,希望能在市区投入更多的公共充电站。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又新建了6座公共充电站,这些公共充电站计划在今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海勃湾3座,位于302南侧公交换乘公共充电站,计划建设46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充电车位46个;青少年生态园公共充电站,计划建设20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充电车位20个;滨水佳园公共充电站新增20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及相关配套设施,充电车位20个。海南区建设2座,分别是客运枢纽公共充电站和拉僧庙旅游景区公共充电站,分别计划建设16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充电车位16个和3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充电车位3个。乌达区建设公交客运公共充电站,计划建设6台圆柱式直流充电终端,充电车位18个。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个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设备采用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电动汽车群管群控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电压、电流、电量监控都十分精确。
“特来电”工作人员陈宝龙介绍,市民在公共充电站为爱车充电可下载“特来电”APP进行操作,目前的充电费用为每度电1元,车型不同,充电时间不同,大约在30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同时,公司还配套完善的充电后台数据监控系统,有效提高充电站运维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市还将在火车站、飞机场和一些既有商业区停车场建设充电站、设置充电桩,进一步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方便市民出行。
目前,由于新能源车可选择车型较少、消费者接受程度偏低等原因,使得我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相信未来,我市新能源车凭借着国家的产业政策、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等诸多优势,再加上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一定会成为街头奔跑的主力车型,汽车消费市场的领跑者。(赵荣 文图)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8 11:00:06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6 10:36:36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6 10:33:35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5 1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