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年货 做年食 就地过年年味儿浓

乌海日报

2021-01-26 10:36:36

红红火火的年货市场。

6-2.jpg

生肖玩偶萌迎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进入腊月,人们“盼过年”的心情一天浓似一天。记者连日走访我市多家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发现,年货市场日渐红火,品类丰富、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供销两旺;就地过年的乌海人,家家户户忙着做年食,今天蒸锅馒头,明天炸盆酥肉,就连瓜子花生也要自己动手炒,年味儿就这样从舌尖上开始弥漫开来……

“守在自个家,过个健康年。”“不燃放鞭炮,过个文明年。”“不制造剩宴,过个‘食’尚年。”……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就地过年”让本地的年货市场比往年更加红火热闹,猪牛羊鸡、蔬菜水果、鲜花窗花等真是琳琅满目;因为要守在家里,人们正好慢下来,亲手做做年食、写写春联,从心底里过一个踏实年;不燃放鞭炮、不制造“剩”宴,今年的年味儿不仅不会淡,反而多了文明味儿……

年货市场“火”起来

春节临近,我市农贸市场和各大商超均迎来了办年货的热潮。

24日,记者来到海勃湾区新华街某大型超市,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氛围,对联、福字、灯笼等年货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股过年的味道扑面而来。据该超市销售人员介绍:“饼干、糖果、牛肉干等产品是很多顾客过年的零食首选……”

与前些年不同,葵花瓜子不再当道,开心果、核桃等价位稍高的干果更受偏爱,销量最好的是碧根果,山核桃、松子、夏威夷果也十分走俏。“过年酒水不能少,趁着活动选了两瓶葡萄酒,还买了些腊肠尝尝鲜,糖果和干货要多买点,这是一家人看央视春晚时的必备品。”一名顾客推着满满的一购物车年货说道。

该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进入了年货销售的高峰期,且今年要比往年的销量更高,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都就地过年。为应对采购年货高峰,超市都已提前备足货物。

水果鲜花人气旺

砂糖橘、苹果、香梨和葡萄是市民购买水果的首选,也是水果零售商备货较多的品种。记者24日下午在海勃湾金裕蔬果批发市场看到,这几种水果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一箱箱、一摞摞整齐地摆放在冷库里,不时有水果零售商前来询价批货。

“今年苹果、砂糖橘等大部分水果的价格比较平稳,车厘子较往年价格亲民了不少,是近几年来价格最实惠的一年。”一水果摊主说。包装好的新鲜草莓颇吸引人。“草莓价格偏高,但很受欢迎。”摊主告诉记者,从今天早上到现在,已经批发了30多盒草莓。另外,记者还发现不少市民来这里采购水果。家住乌达区的陈先生说:“市区水果店的水果价格偏高,所以到批发市场来买,为过年储备些。”

用鲜花装扮家,是乌海人过年的最爱。记者在海勃湾区花鸟市场的一家花棚里看到,外面虽然严寒难耐,但这里花朵绽放、争奇斗艳。买花的人走走停停,有的问价格,有的请教养植方法。“买了金钱树和绿宝石,要过年了图个喜庆。”家住滨河湾小区的杨先生说,过年买几盆鲜花绿植已经成了他家的“年俗”。

在海勃湾区的一家花坊里,40多个品种的花卉,因为临近春节而销量翻番。“卖得比较好的是蝴蝶兰和金橘,盆栽迷你玫瑰花、小雏菊一类年轻人买得较多。”老板说。

科技“神器”成“年货清单”新宠

如今,各种颇有科技含量的商品也逐步被市民列入年货清单,如颈椎按摩器、智能投影仪、无线话筒、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成为不少年轻人为家里添置的“年货”。

23日,家住海南区神华小区的王云和父母忙着“大扫除”。说到备年货,他一脸得意:“担心父母在家太无聊,又怕一家人个个低头刷手机,我特地在网上订购了一个无线K歌神器,就是一台智能麦克风,自带蓝牙音箱和海量曲库,想唱啥唱啥。”

新婚小夫妻杨志刚和江旭决定就地过年,他们打算与哥哥一家三口“抱团”过年,为了能更好地看央视春晚,他们从网上买了一款智能投影仪。他介绍:“这款投影仪可以远距离语音控制,特别适合家庭聚会,吃完年夜饭,一家人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吃水果、品美酒,还能用更大更清晰的屏幕看春晚、玩游戏,是不是很赞!”

95后张致参加工作两年,他给父母网购了一台洗碗机和一件颈椎按摩器。“买颈椎按摩器是想让父母在家就能享受‘专业’按摩。”张致说。他特意挑选了内置语言控制系统的热门款,父母可以通过语音调节按摩模式,还能听音乐、追新闻。张致说:“今年春节想过得轻松些,所以选了一台免安装的台式自动洗碗机,把碗碟交给洗碗机,这样大家就都不用弯着腰洗碗筷了,一家人能多一点相聚的时间。”

年夜饭“瘦身” 吃着更舒心

“饺子计划现吃现包,吃多少包多少;牛、羊、鸡、鱼等炖肉也不会囤太多,聚餐人数少了、大家的饭量也没从前大,荤菜也可以有,但也不是顿顿都得凑个数,素菜可以多一些,不用非凑够六个或八个。”家住乌达区的朱女士告诉记者,光盘行动倡导以来,她家的年夜饭“瘦身”了,不再为了图个“年年有余”而准备一大桌的饭菜,一家人反而吃得更加舒心了。

“首先不会吃得撑破肚皮,其次不用愁吃剩饭,最重要的是荤少素多的饮食搭配,让我和家人的肠胃在春节里不会超负荷工作。”朱女士说,他们一家依然会秉承“光盘”行动的节俭风,过个没有肠胃负担的轻松年。

“以前人们一年当中都要节衣缩食,只有过年这几天才能改善伙食,一来是犒劳辛苦节俭一年的家人,二来是为来年的生活求个吉利。过去,物质匮乏,人们平时吃不饱,加之肚里没油水,所以人们的饭量特别大,年夜饭也就准备得多。如今,人们生活好了,年夜饭桌上的大鱼大肉早就不是稀罕物了。若再按照从前的习俗准备年夜饭,自然家家户户都会有剩菜剩饭,势必造成浪费。”市九中老师杨光远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俗也应与时俱进。

没了鞭炮声 年味儿更祥和

每逢岁末年初,总能听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鞭炮声,因为燃放爆竹是老百姓过年的习俗之一。然而,我市从今年开始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没了鞭炮声,年味儿其实不会少。

家住海勃湾新洋花园的武俊杰一家已经连续三个春节不燃放鞭炮。“往年我家不放炮,今年咱乌海也有了禁炮令,那我们自然更不会放了。”武俊杰说,过年放炮是老祖宗留下的老习俗,寓意无非就是让来年生活更好,这几年家里虽然没放鞭炮,但日子依然过得红红火火。“少了那些震耳的炮声和呛人的硝烟味,这个年肯定会过得更环保更祥和。”武俊杰说道。

春节临近,我市各大商场红红火火,悬挂起来的灯笼、对联等新春装饰,以及摆放在货架上的干果炒货、饼干糖果、烟酒杂货、布艺玩偶等商品,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让人对“年”充满期待。(本报记者姜瑜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