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2021-01-25 09:52:12
顾客离店后,餐品基本光盘。 (苏如娜 摄)
餐厅里醒目的“光盘行动”标识。 (韩建慧 摄)
近日,一婚宴结束之际,主家和帮忙的纷纷打包菜肴。 (公言 摄)
顾客就餐后主动打包。 (苏如娜 摄)
【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拒绝‘剩’宴,倡导光盘”,不忘节俭美德,才有他日富足……如今,在我市大大小小的餐厅中,随便进入一家,都能看到类似这样反对餐饮浪费提倡光盘行动的标语。
小小标语,折射出社会的文明新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一些小的食品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去年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这意味着,反食品浪费将从道德约束上升至法律层面。
“光盘行动”这么久,
大家观念改了吗
吃自助餐,不管能吃多少,先取了再说;请客吃饭,“剩一点”才能说明主人大方好客;婚丧嫁娶,吃不完也不会打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样的现象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后,全社会发起了一系列倡导节约,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光盘计划实施多年,取得了哪些效果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在海勃湾区的一家自助餐厅,记者看到,吧台退回来的自助押金小票上几乎都标注着大大“0”或者“无”,负责人郜小燕告诉记者,这代表这一桌的顾客没有浪费行为。
众所周知,自助餐厅是浪费较严重的的餐饮场所,能有这样的结果是监督员不愿意得罪顾客而“放水”,还是顾客们的确做到了吃多少拿多少?郜小燕告诉记者,餐厅内有360度的无死角摄像头,是经得起大众监督的。
“以前的确是浪费特别严重,明明三个人吃饭,但拿上桌的餐品五六人都吃不完,为了避免自助餐厅的浪费处罚,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包在纸巾里偷偷带走的,有塞进食物残渣堆里假装是残渣垃圾的,也有人制造人为事故,将好好的食物扔到地上或者故意弄脏。而负责监督的服务员也的确不想得罪顾客,在押金条上象征性的扣个5块钱或者3块钱,表示处罚过了。”郜小燕说。
但这样的现象,这几年已经不太常见。“大多数顾客都能做到勤拿少取,可以说大家光盘意识整体有所提高。这对于顾客和餐厅来说都是好事,浪费的少了,餐厅也可以节约成本,节约下来的可以用于提升和改善菜品,更好的服务顾客。比如今年我们就扩充了海鲜产品区,增加了很多品类。”她说。
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多家餐厅,正值午餐时间,大多数就餐的客人都能做到适量点餐,没来得及收拾的餐桌基本也没有过多剩余,服务员告诉记者,如果剩的多,客人会主动要求打包。
“我干餐饮服务十来年了,过去浪费主食现象特别严重,一碗米饭吃半碗扔半碗。现在好多了,顾客点的时候就会表示要两人分一份,或者数人分几份,觉得不够时说一声,后厨再给盛半饭勺,也就够吃了。”在海拉路一家餐厅,服务员小卢说。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正在就餐的市民。不少受访者都表示,以前外出就餐时,的确有为了“面子好看”多点菜的行为。“总觉得点少了显得小气,还喜欢点‘大菜’,现在有所转变,点多点少无所谓,大家吃得开心顺口最好。”受访者张芳说。
全民“反浪费”,
浪费现象杜绝了吗
“光盘行动”宣传和实施多年,基本做到了人人皆知,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浪费现象真的杜绝了吗?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很多受访者都表示,不管是“主动浪费”还是“被动浪费”,其实并没有做到完全杜绝浪费。
“前几天我和朋友去吃饭,点了几道特色菜,其中的鱼和烩菜都是要称斤的,当时也咨询过服务员每道菜的分量,服务员只含糊说够吃。结果菜上来才发现量都很大,三个人完全吃不了,又因为菜品大多是汤汤水水的不好打包,最后很遗憾的浪费了。”受访者宋智说,“我觉得这种情况属于被动浪费,虽然无心,但还是造成了浪费的后果。”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受访者杜宇。杜宇说,他觉得自己也经常遇到“被动浪费”的窘境。“我午餐一般都在单位吃食堂,但说实话,我们食堂的饭菜水平实在不高,菜不好吃还得硬着头皮吃,因为不吃怕浪费,吃下去也实在是很痛苦的事儿。”他说。
也有受访者认为,日常浪费比较严重的还有外卖。“就拿我个人来说,经常会为了凑单或者其他原因多点几份,但大多数时候吃不完。”受访者孙鑫说。
孙鑫也“趁机”吐槽了一下自己的女友小鱼。他说,女友是个酷爱晒朋友圈的“晒饭达人”,“比如点寿司,她会为了拍照好看多点几份,然后自己又不吃,全是我吃,吃不完的就干了,下顿还得扔。”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方式、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缺乏节俭意识都是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尽管光盘行动推行多年,但部分市民的节约意识仍较为薄弱,制止浪费相关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那么,针对食品浪费中的突出问题,有什么“硬”办法能起到实际效果呢?也许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引领和规范作用才更切实际。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就是要从法律层面遏制餐饮浪费行为。
治理食品浪费的行为,
将有法可依
2020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这标志着治理食品浪费的行为将实现有法可依。
翻开这份草案,各类主体责任清楚明了。比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设有食堂的单位,应当“加强用餐期间巡查,对有浪费行为的,及时予以纠正”;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旅游经营者,应当“引导旅游者文明、健康用餐。旅行社及导游在安排团队用餐时,应当提醒旅游者适量点餐、取餐”等具体内容。
草案还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对于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即将推出的反食品浪费法,受访者们普遍表示非常期待,但对于细则也希望有更完善的提法。“比如说草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但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明显浪费’?厨余垃圾处理费该按什么标准收?这项规定只适用于的自助餐餐厅还是所有餐饮业都适用呢?”受访者杨欣问:“餐饮服务如果提供的饭菜质量不高,造成被动浪费,是否也该接受处罚呢?”
餐饮经营者温建强则表示,在草案出台之初,他就已经开始着手培训服务人员避免“诱导点餐”的行为了。“很多餐厅其实都会根据备货情况向顾客做推荐,比如说最近一阶段什么蔬菜备的很多,不及时吃掉就坏了,就会交代给服务员,点了这道菜有奖励。虽然不是故意欺骗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花钱,但这个确实可能给诱导点餐留下口子。所以我决定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就以特价菜或者赠菜方式去做推荐,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他说。
“当然,这个法规出台对我们餐饮行业也是一种促进,以前我可能觉得,不管你点多少,吃得了吃不了,只要给我付钱就行。但疫情让我不这样想了,浪费很可怕,大家只看到餐盘剩下的浪费,没有看到从储备、加工环节就存在的浪费。所以我特别支持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温建强说。
“我觉得部分外卖餐厅的小份菜特别好。”受访者李诗华说,“既能多吃几种,又能少一些浪费,值得推广。”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在许多受访者看来,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将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
“总之很期待这部法案正式出台,相信未来对于浪费这个词儿,大家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培养孩子们节约粮食的观念。”受访者们纷纷表示。(作者:韩建慧)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6 11:05:10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5 09:52:12
乌海日报社 | 2021-01-21 09:55:59
乌海日报社 | 2021-01-19 10: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