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童”行 点亮科普之光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8-20 10:59:53

图为小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进行讲解。

本报记者 张舒怡 文/图

8月16日,在乌海科学技术馆内,9岁的红领巾小志愿讲解员王韵淇正站在展品前,用清亮的声音向游客介绍科技原理。周围的家长和孩子听得认真,有人跟着她的手势观察展品细节,有人轻声提问,现场满是轻松的科普氛围。这样的场景,在乌海科学技术馆已经持续了15年。

自2010年“为孩子鼓掌”红领巾小志愿讲解员服务项目启动以来,乌海科学技术馆已面向全市8~12岁青少年举办十六届招募大赛,累计招募培训800余名小志愿讲解员。他们在上岗前,都要通过馆内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考核”——从展品知识、讲解技巧,到礼仪规范、沟通方式,全方位指导,让孩子们既能“讲得准”,又能“拉近距离”。

“同龄人讲知识,孩子更听得进去。”游客刘寅刚带着孩子听完一场讲解,她笑着说,相比成人讲解,小讲解员的语言更贴近孩子的认知,能让科普知识“听得进、记得住”。“我家孩子今天听得特别认真,还主动跟小讲解员请教问题,这种‘童声科普’特别管用。”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每当小讲解员开始组织讲解,不少游客都会主动跟上,跟着他们的步伐探索展品。

对小讲解员来说,服务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王韵淇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常跟家人来科技馆玩,妈妈提议让她当志愿者锻炼时,她立刻答应:“来了之后才知道,不光能学到好多知识,口才也变好了,觉得特别有意义。”

“我们会结合寒暑假、节假日,定期开展‘展开科普之翼’红领巾小志愿讲解员专题讲解系列活动、‘石榴籽少年’红领巾小志愿讲解员交流实践活动、‘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乌海科学技术馆副馆长王玉凤介绍,这些主题活动既能让小讲解员在实践中“打卡”学习,享受“学习+服务”的快乐,也能为游客提供更生动的文明引导和讲解服务。“让孩子们用童声传递科技魅力,也让科技馆的科普服务更有温度。”王玉凤说。

如今,这支“小小讲解队”已成为乌海科学技术馆的一张特色名片。小志愿者们用真诚的服务为游客搭建起了解科普的桥梁,既让科技馆的参观体验更显温暖,也为青少年搭建了实践成长的平台,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也让科普知识通过童声传递得更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