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煤矿插上“科技之翼”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2-20 10:21:11

五虎山矿业公司综采二队工人在011205工作面检修采煤机。

本报记者 白杨 文/图

近年来,五虎山矿业公司充分发挥智能化综合效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及交互模式,打破系统间的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安全生产各系统间的融合互通、信息联动,生产全过程智能联控。

最近,五虎山矿业公司对井下011205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面由曾经黑漆漆的空洞变为由集控中心、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采煤机、配液采区集中供液泵站系统、视频监控、千兆网络等组成的“智能化工作面”,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系统融合,形成了“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远程实时监控指挥”的智能化生产模式。

“之前,我们每天在井下工作8小时,下班后工装都湿透了。现在好了,智能化采煤让我们工作起来轻松多了,坐在宽敞明亮的调度室操作台前,通过视频就能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五虎山矿业公司机电队杨昌轩说。

五虎山矿业公司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掘进提效增安,把实现工作面少人化、智能化排水作为攻坚克难重大项目、系列工程来抓,完成了十二层直排水系统安装,将原来的阶梯式排水升级为直排水,在排水设备上安装了高低水位传感器,将水位动态变化数据实时传输到自动排水一体化平台上,系统自动识别,实现精准化自动排水,既优化了矿井水排放系统、提高了排水效率,也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五虎山矿业公司还利用模拟系统来模拟井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动手能力。为使操作人员能够有效排除采煤机电控系统故障,每天一大早,机电动力中心技术人员崔俊俊都会对照设计图纸,开始安装采煤机模拟电控培训系统。“这一培训系统的投用,可以让操作人员更加直观地学习采煤机控制原理,有效掌握故障排查处理流程,提高操作人员故障排查能力和动手能力,节约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崔俊俊说。

插上“科技之翼”后,五虎山矿业公司实现了经济、安全、管理等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减人、增效、保安的目标:

各生产区队人员由657人核减至554人,节约人工成本1973万元/年,人工成本降低12.1%;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实现检修、掘进同步进行,减少了检修作业时长、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掘进效率和设备开机率;

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监控系统一年节约用电25万度,泵房自动配液系统每年节约成本60万元,智能管控平台避免了数据重复建设,每年减少费用约50万元;

011008工作面切眼实施了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群大断面切眼布置支护设计,工作面在原设计基础上延长32米,多回采原煤2.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320万元;

……

在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深度赋能下,五虎山矿业公司实现信息系统“自动化”、采掘系统“少人化”、防灾系统“动态化”、人员定位“精准化”、机运系统“无人化”的更新升级。“乘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我们将继续追‘新’提‘质’,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五虎山矿业公司副总经理全强强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