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掉入消费陷阱 婴童食品选择不跟风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2-01 15:31:17

一瓶净含量100毫升的亚麻籽油只因叫作“宝宝辅食油”便售以79元的价格,一盒200克的细挂面只因加了“婴幼儿专用”5个字便售以68元的价格,一瓶净含量150毫升的酱油只因写着低钠减盐便售以70元的价格,一盒由多种米搭配而成的粥,只因标榜是更适合孩子的健康饮食,价格就高出普通米价格的3倍……

如今,凡是和婴童沾边的商品,价格都不便宜,但销路仍然畅通,这些食品相比普通商品价格翻了几倍,却更受家长青睐。如此“精贵”的婴童食品是否真的能如家长所愿,会在饮食上给孩子们更健康的保障呢?

“0添加”“婴童专用”类食品受追捧

近年来,商家不断推出各类婴童专用食品,即便价格高昂,不少家长也愿意买单。

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商超看到,标有“婴幼儿专用”“0添加”“专为宝宝而产”等字样的多种婴童食品被置于显眼位置。其中有一款外包装精美的“XX乐童有机酱油”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和其他玻璃瓶装酱油不同,该酱油瓶用纸盒做外包装,封面印有卡通人物图案,并写着“零添加食品添加剂”“减盐28%”,通过仔细查看,记者发现其配料表相比普通酱油的确“更干净”,仅有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而普通酱油除了这四种配料外,会增加谷氨酸钠、焦糖色、白砂糖等10种添加剂。也正因如此,该品牌儿童酱油的价格是成人酱油的7倍。销售人员称,这是商场卖得最好的儿童酱油,很多家长都喜欢。同时,她也透露,有儿童食品标签的商品,销售情况优于普通商品,“现在都是精养孩子,家长也舍得给孩子花钱。”

11月25日,记者在海勃湾区黄河街的一家母婴用品店看到,不少家长正在店内为孩子选购食品。“我是这家店的会员,孩子的吃穿用度几乎都是在这里购买的。”说话间,李甜馨拿起自己购物筐里的一款儿童挂面,说道:“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吃面条,我就经常来这里给她买儿童挂面,它有番茄牛肉味的、菠菜猪肉味的,还有胡萝卜虾仁的,孩子都喜欢吃,这些是专门给儿童吃的,肯定很健康。”可当记者用这款儿童专用挂面与普通挂面对比时发现,该品牌儿童挂面除了蛋白质含量略高外,其余成分几乎相同。

当日,记者在海勃湾某商场的母婴用品店看到,店内同样热闹,店员们也正忙得不亦乐乎。“您好,我们店里的食品都是婴童专用,您家宝贝几岁了?我给您介绍。”“这款饼干不仅没有添加剂,还高钙,味道也超好,孩子一定喜欢。”“您家孩子1岁就可以加些鲜菇粉、低钠酱油、咖喱酱这些调味品了,婴童专用很健康的。”一个又一个详细介绍让前来选购的市民们更加坚定了购买婴童专用食品的决心。“你看这种动物饼干,造型小巧可爱,还不加糖和盐,更没有乱七八糟的添加剂,我儿子特别爱吃。”市民耿伟娜带着4岁的儿子正在选购。一旁的销售人员十分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种儿童饼干还能为孩子补充多种维生素呢。”

对于花样繁多且价格偏高的儿童专用食品,家长们纷纷表示,“这东西就是吃个心安,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挺好,谁也不差这仨瓜俩枣的,贵就贵点,吃得安心。”“我这是头胎,就想着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虽然会多花几个钱,但为了孩子健康一切值得。”“食品行业本就鱼龙混杂,我就愿意为了‘0添加’‘婴童专用’这几个字多花点儿钱。”……

进口婴童食品是年轻家长的心头好

“我家孩子一直吃的这款德国奶粉,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免疫力,还能开发智力,特别好。”

“我家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吃的零食、辅食都是国外进口的,两年来孩子一直都很喜欢。”

“这款进口钙剂不错,‘0添加’好吸收,味道也好,孩子易接受。”

……

某海淘网站母婴用品页面下,家长们纷纷留言讲述着自己选择进口婴童食品的“成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我市也有不少年轻父母在选择婴童食品时会倾向于进口食品。王月的孩子快半岁了,即将添加辅食,没有经验的她便在“育儿群”里向宝妈们求助,该如何选择米粉,哪个品牌更好。看到王月的发问,不少宝妈都推荐同一款进口米粉,还有家长甚至向她推荐了购买渠道。王月说,在宝妈们的推荐下,她也从某海淘网站购买了进口米粉、果泥、泡芙、溶豆等婴儿食品,这些产品主要以美国、德国和新西兰的品牌为主。

判断食品是否值得购买有窍门

不同于老一辈妈妈们的自制辅食,新一代父母偏向为宝宝选购工业化生产的预包装食品。这样的喂养新变化,也反映在了医院门诊上。市人民医院儿科医师石家欣说,如今在门诊会看到很多因家庭成员间观念不同,来喂养与营养专业咨询的家长。

“爷爷奶奶辈养孩子更多是照搬既往经验,而年轻父母对喂养要求一般更高、更精细。”石家欣说,尤其“90后”爸妈文化水平高,信息接收多,学习能力强,非常重视科学合理喂养。带着“天然、安全、健康、营养全面”的基本诉求,越来越多的新手爸妈在选购时关注起“婴标”食品。但因为涉及领域较为专业,市场现有产品种类繁多、非常花哨,很少有市民能够真正搞懂和识别“婴标”,索性就自顾自地认为“婴童专用”就等于“婴标”。

那么,比普通食品要贵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婴童专用食品和进口婴童食品就真的更好吗?婴童专用是否等于“婴标”,又是否值得家长们购买呢?对此,石家欣直言,目前市场上很多宝宝食品并没有适用的“婴标”。“以婴幼儿辅食为例,适用的国家标准有且只有3个,而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婴童食品的品牌、产品数量可以说以千百来计,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远远快于‘婴标’更新出台完善的速度。”石家欣补充说道,目前几乎所有婴童食品品牌都有“非婴标”产品。在此过程中,一些不具备婴幼儿食品生产资质的厂家,以及销售这些食品的网店、微商等,还会混水摸鱼,打着“婴标”旗号误导消费者,所以,当下市面上多数婴童专用食品卖得不过是个噱头,就是看中了家长们为了孩子舍得“一掷千金”的心理,如果真要细究起来,其实没几个可以做到根据儿童特点进行营养配备。“况且,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体质不同,所需求的营养成分也相差甚远,食品中添加的营养元素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需要的营养;而且,营养元素这东西也要靠日积月累,不可能仅凭一种食品就获得。”石家欣告诉记者,她也看到很多婴童专用食品着重添加了强化钙、锌、维生素D、益生元等,但其实达不到有效剂量,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海淘产品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仅是日常听闻的假代购、假货等新闻就足以证明,更何况国内孩子体质与国外孩子体质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进口的产品就算是好的,也不一定就是适合国内孩子体质的。

“不能以为食品包装注明‘儿童食品’,就一定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在执行相同标准的前提下,其实市面上打着‘儿童食品’旗号的产品与同类普通食品成分没有太大区别。以儿童牛奶为例,加了儿童成长阶段需要的营养素,如DHA、维生素、矿物质等,属于营养强化食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要求来添加,没有儿童与成人之分,成人可以喝,小孩也可以喝,没有特别之处。”石家欣介绍,要判断食品适不适合孩子吃,还是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配料表比较简单以及少油、少糖、少盐的食品。“看配料表时要注意,配料表是按照配料含量高低排列,含量高的排在前面,含量低的排在后面。另外,看营养成分表的五大核心指标分别是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石佳欣提醒道。

(作者:张靖爽/文,郝彬/绘图;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