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8-26 09:49:02
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改变愈加深刻,以及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新的生活方式总会悄然而至。
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到菜市场里讲价还价,不愿意到商场去“遛腿儿”购物,更不愿意一切生活中必须有但却要占用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年轻人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许多年轻的受访者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健身、购物、买菜,还是读书、听音乐,都应该有“云端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云上生意”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大众对“云业态”的消费潜力。
“云买菜”:从“尝鲜”到“离不开”
“90后”受访者宋金宇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去过菜市场了。
宋金宇小时候的家附近就有一个市场,她从小就对摊贩的吆喝声、叫卖声、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声非常熟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认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就是人间烟火气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宋金宇却很少去菜市场。作为一名二胎妈妈和职场女性,宋金宇形容自己每天的生活“像是打仗”,根本没有时间去菜市场体味所谓的烟火气。就连超市,她也只能下班后赶去,匆匆选了就走,生鲜果蔬类很少能买到最新鲜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金宇发现,通过各种O2O平台预订生鲜果蔬很方便。“头一天在网上下好单,第二天下班去取,如果有不新鲜的,还可以联系团长进行调换,非常适合我这样的上班族。”她说。
受访者“00后”女孩陈敏也是“云买菜”的忠实客户。陈敏坦言,自己连菜市场的大门向哪个方向开都不知道,根本分不清肉类不同部位的区别,买肉买菜,一向都在超市“凭眼缘”。
自从有了各种团购平台,陈敏觉得自己解决了大问题,“我从各种美食视频学做饭,美食博主说要用牛上脑,我就可以到App下单一份牛上脑,再也不用满脸懵地去肉店问老板哪块肉是上脑了。”
年轻人热爱网络购物,能网上买的决不迈出双腿,这大概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中老年人也不甘示弱。
受访者孙阿姨今年67岁,她也是某买菜平台的忠实用户,天天都会去拿点自己订购的产品。“网上真方便啊,动动手指就能买。我这种退休老人没啥事儿,天天趴在网上‘抢’特价菜,买过9.9元10个的鸡蛋,也买过1毛钱一斤的西红柿。这么便宜的价格,东西居然还很新鲜。”她说。
本来是抱着“尝鲜”心态来的,但领教过“云买菜”的便捷后,受访者纷纷觉得离不开这种方式了。
“省时、省力,随着平台保障和线下服务越来越完善,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陈敏说。
电商总会抢夺一部分实体店的生意,但传统店家也不是没有机会。
受访者王海国告诉记者,他在市场摆摊卖菜已经有21年了。作为辛苦的“二道贩子”,王海国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开着面包车,带着妻子去批发市场拿货,夏天还好说,冬天冻得手脚都是麻木的。
进货回来夫妻俩顾不上吃早饭,要赶紧分头行动。妻子在早市开张,丈夫则要蹬着三轮车把一部分蔬菜批发给“三道贩子”。忙乎完了11点了,剩余的蔬菜就放在自己家经营的小超市零卖,虽然收入还可以,但终归是挣的一份辛苦钱。
去年春节期间,因疫情不能顺利返校的儿子王涛觉得父母实在太辛苦,鼓励他们申请成了某团购平台的“本地团长”。自己家有便利条件可以提供自提服务,又有多年贩卖蔬果的经验和货源可以组织社区团购,夫妻俩组建起七八个团购群,到处寻找便宜的蔬菜水果货源,还能提供上门送货的服务,没有以前那么累,赚的钱却多了。
“还是这个时代好哇。”王海国感叹地说,“你看现在网络多发达,买菜买肉,点点手机就行啦。”
“云健身”:“社恐达人”的舒适圈
“云买菜”可以理解,“云健身”又是什么?“00后”受访者张艺玮说,就是又能满足健身需要,又能让她这样的“社恐”感到舒适的最佳方式。
当下年轻人对自己的颜值和身材总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寻常的锻炼并不能满足年轻男孩女孩对于健康和美的追求,健身房和瑜伽馆就成了他们追求美好身材的最佳场合。
但“社恐”也是当下年轻人群中“流行”的“怪病”,张艺玮说,自己身边这样的朋友有很多,和熟人在一起滔滔不绝,和陌生人在一起如坐针毡,一想到要到健身房和陌生的健身教练面对面,还要和那么多陌生人一起做运动,就觉得非常怵。
于是,在网上跟随各种教学视频“云练习”成了她的最爱。张艺玮给记者展示了她的诸多健身用品,不比专业健身房少。“很多人说自己练容易坚持不下来,或者动作失误受伤啥的,其实在我看来是一样的,锻炼的决心大,在哪里也能坚持下来。至于如何学得更专业,那更简单,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教学视频,只要你愿意花钱买,比健身房教练教得可详细多了。”
同样热爱“云健身”的还有受访者高琳。作为一名“80后”,高琳总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年纪,“就是跳广场舞太小,去健身房又太老,还不如在家做‘刘畊宏女孩’。”她说。
前段时间,明星健身达人刘畊宏在网上刮起一阵健身旋风,高琳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果然很有减肥塑形的效果。
受访者刘莉莉是位瑜伽教练。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瑜伽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会员少,每月还要支付房租、水电、清洁费以及教练的薪资,经营方面着实紧张。
每次有疫情风险,瑜伽馆这样容易聚集又非必要的营业性场所,总是最先收到临时关闭通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她的课程计划。为了维护与老客户的良好关系,刘莉莉开始学着录制线上课程,并将视频内容分享到微信群中,组织会员在线学习。
没想到,这种无心插柳的行为竟然给了她新的思路,她开始按照会员反馈,开通视频线上授课。“最初想的是让老会员消化课时次数,没想到陆续有新用户购买线上课程。”刘丽丽说。
“云健身”广受关注,也有大数据支持。记者注意到,某媒体报道称,疫情期间,不少运动达人纷纷从健身房转移到客厅。哔哩哔哩网站显示,健身运动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6亿次;小红书显示,健身内容笔记发布量增加2.01倍,其中健身视频播放量上涨2.09倍。
“云逛街”:盘活实体店的一条新路
年轻人热爱网购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在电商十年如一日的火爆势头冲击下,实体店商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但“云逛街”行为的出现,让实体商家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前不久,一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出现,打破了我市这座小城宁静的夏日生活,当全城都在紧急动员做筛查的时候,在某商场经营着一家女装店的小葛先嗅到了“危机”。
在她看来,倘若疫情形势发展严峻,她的生意肯定要受影响;如果疫情形势不严峻,人们也会因为曾有阳性病例出现而减少到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和次数。
为了不让自己新上的秋装“蒙尘”,小葛当机立断,连夜录制新装打版的视频。“万一要静默,我还可以开直播卖货,但直播有局限性,如果直播时间选不对,就会出现观看人数少,账号权重低,被推送概率小等问题。但如果我录制好打版视频,就可以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介绍,传播效率会很好。”她说。
其实,从三年前开始,小葛就陆续购买了各种录制视频的设备,比如专业的相机、打光设备等,开始琢磨“云上卖货”的路子。“现在人都很忙,咱不能蹲在店里等顾客,得主动出击,让顾客通过视频找上门。”她说。
受访者孟欣也感叹地告诉记者,她有十几个微信群,涉及服饰、美妆、日用品等。“很多是实体店导购建的群,每天他们把多款‘优惠价’产品发到群中,如果群内消费者看中,可以线上询问下单,导购包邮或者同城送货到家。”孟欣说。
如今,秋老虎的余威仍在,对于顾客来说,尽量少走路逛街是不错的选择。受访者周燕告诉记者,近三四年,她几乎只在网上买衣服。不是觉得实体店里的衣服贵,而是觉得逛街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远没有晚上敷着面膜躺在床上刷购物软件来得舒适自在。
周燕也有许多本地的购物群,关注了许多本地商场里导购的直播号,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和款式就会咨询一番。“感觉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吧,以前想看店里上了什么新款,只能赶紧到店里去看,如今在手机上关注几位导购就可以了。趁着下班或者休息日去试一试,合适直接包走,逛街这件事都变得简单了。”她说。
有人说,云业态是疫情下应时而生的产物,但在记者看来,它更是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的产物。云业态体现出大众消费观念、消费形式的变化,也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给广大实体店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为商家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面对这一新事物,各实体店商家似乎不必有被“分羹”的恐慌,反而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主动布局对接,积极向线上拓展业务,以更好地抢占先机、赢得市场。
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云上”生意,无论是前景还是“钱景”,都很可观。
(韩建慧/文 郝彬/绘图;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8-26 09:49:02
乌海日报社 | 2022-08-22 09:24:40
乌海日报社 | 2022-08-19 09:33:51
乌海日报社 | 2022-08-11 11: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