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7-25 09:21:33
继续充电,为上大学做准备。
毕业旅行列入了暑假计划。
努力提升个人形象。
高考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一些考生已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一些考生仍然在等待录取过程中。作为准大学生,暑假有很长的时间,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学习、打工、运动、放松……乌海准大学生们的假期选择变得更多样和有意义,过着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勤奋好学型:继续充电、学习新技能
虽然高考已结束,但学习并未终止。继续充电、学习新技能成了很多考生暑期的首要安排。“知道自己大学被录取后,我就开始为大学做准备,都说英语水平在高考前后会达到峰值,之后会慢慢退化,所以还是要不断巩固,为大学考四、六级做准备。每天会用两个小时来背诵英语单词,还会网上听课、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刘璐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规划,先过四六级,再考雅思、托福,能不能出国交流和深造不重要,但至少要提高英语水平。
小陈是一名美术生,他在这个暑假也没闲着,学车和画画成了他的日常。“我本来擅长素描、油画,这个暑假打算学习一下水墨画,多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小陈表示,高考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去学车了。“驾校有专门针对高中毕业生班,凭准考证学费还有优惠。”他说,“我已经年满18周岁了,现在学车考驾照正是时候,等我学会了开车,就带着爸妈出去玩。每天练车最多两个小时,其他时间正好用来画画,什么都不耽搁。”
舞蹈老师小林最近招了10多名学生,准备开街舞课。“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一个学舞蹈的小高潮,学生们放假了,正好出来学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她说。
开琴行的石先生表示,每年高考后都有来寻“速成秘籍”的学员,“大多是暑假比较闲,又考虑要去上大学,想要学个一技之长。”他说。
还有许多学生选择看书来度过假期,余华的《活着》、科幻力作《三体》、浪漫却蕴含哲理的《小王子》都是他们想看的书。林语报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她表示,看书既是自己兴趣所在,也是自己的专业要求。她说:“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
游山玩水派:能去多远无所谓
每年暑期,“准大学生”们会选择去外面游玩。不少同学表示,这个暑期终于可以任性一把,和同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能去多远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出去。
谢辰最近正谋划着青岛之行。“青岛的海边风景很好,也挺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他说,“我还想去杭州玩几天,好多景色都让我心动不已,但考虑到那边的疫情,这个想法暂且还得等一等。”
更多的准大学生把旅游的目标定在省内、周边。“生长在内蒙古,但从来没见过草原,这个暑假,无论如何也要去趟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一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李丽表示,高一入学时,宿舍几个舍友就约好了要一起去毕业旅行,对于这次旅行,她充满期待。
高考过后,来一场轻松愉快的毕业旅行,无疑是高三毕业生缓解压力的好方式之一,不少考生将毕业旅行列入了暑假计划中。记者从我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自高考结束至今,咨询毕业旅行线路、报名的高考毕业生明显增多。
一名高考毕业生家长告诉记者,和孩子制定毕业旅行计划时,除了休闲娱乐因素,主要还考虑到上大学的高校所在城市。“先到高校看看校园环境,感受一下校园生活,有助于孩子快速融入大学生活。”这名家长说。还有部分高考毕业生选择和父母一起回家乡探望长辈,尽享家人团聚之乐。
提升形象族:青春就该展现最美的自己
高考毕业生都憧憬着新的高校生活,提升个人形象成为不少人的消费动力,医美、运动健身等方面的消费计划也被提上日程。采访中记者发现,男生更倾向于体育运动,练出一身完美的肌肉,而女生则更倾向于整形类,譬如整牙、做近视眼手术、学会化妆等。
李晓雪小学三年级就因近视戴上了眼镜。如今,她的双眼近视已达600多度。夏天流汗使鼻托附近痒痒,冬天则“起雾”……李晓雪认为,戴眼镜多有不便,还影响形象。在与家人商量后,她高考一结束,就开始考察做近视眼手术。除了摘眼镜,李晓雪还打算学会化妆。“其实大家出门都希望以自己最好的面貌示人,高中时没有时间,我希望上大学前能学会化简单的淡妆。”在表姐的指导下,李晓雪还网购了一批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包括面膜、防晒霜、粉底液、隔离霜、口红、眉笔、眼影等。“进入大学后,我希望呈现一个全新的自己。”李晓雪笑着说。
小曹表示由于高三学习压力大,营养不均衡长胖了不少。他想趁这个暑假多跑跑步,让个人形象更加健康、帅气。“我体重100公斤,目标体重是75公斤。”小曹说。为此,白天他和同学相约出去跑跑步、游游泳。晚上天气比较凉爽,他会做一些肌肉训练,希望能把自己练得壮一点。
吃苦耐劳帮:攒一笔“小金库”, 让生活更有底气
“我父母是开店的,从小就有攒钱的意识。”刘慧家里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店,高考一结束,父母就帮她在网上购买一些小商品,刘慧就开始摆摊儿。今天卖衣服,明天卖小商品。“其实一天也就赚个几十块钱,但没关系,只要能趁暑期攒下点钱,入学后就能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也可以石穿。”刘慧说。
刘慧表示:“其实最开始我是打算去店铺应聘的,欲实践与人沟通的技巧,就是跟不同的人多说说话,但很多商家都希望雇佣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所以应聘失败。我父母很支持我,决定帮助我开个小摊,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
林语则当起了自己对门邻居家初二弟弟的“小老师”。“我正好也考完试了,闲着也是闲着,趁着自己还记得很多初中的知识,辅导辅导他。邻居叔叔说,等我开学会给我包个大红包。”林语说。
当然,还有许多人去饭店打工,虽然打暑期工并没想象中那么容易,但许多准大学生表示,或多或少,只要能攒一笔钱就行,兜里揣着钱,去上学、生活才能更有底气。
购买“装备”族:大学一定要有新电脑和新手机
据了解,每年暑期是数码产品销售的黄金期,8月末更能达到销售高峰。这是因为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后,准大学生会购买电子产品充实行囊,各路商家则紧盯高考毕业生释放的消费潜力,暑期消费逐渐升温。一些商家还推出“开学季特惠”“满立减”“凭高考准考证可优惠”等促销活动,来吸引准大学生消费。
“开学要带笔记本电脑!”成为越来越多准大学生的口头禅。近日,记者在市区数码产品专卖店看到,有不少学生提着刚刚购买的笔记本电脑,而买场内各品牌电脑专柜前,也有不少学生正在咨询、选购。“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带到学校去,不管是查资料、写论文,还是上网娱乐都会很方便,而且身边同学们都买了,一起学习、玩游戏都可以。”小刘说。
“笔记本和手机是大学生首先采购的商品,而且过来买笔记本的准大学生选择倾向也不太一样,如男生比较倾向于游戏笔记本且要求配置高,女生一般会选择影音笔记本。”人民南路某电子数码商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部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至少在8000元以上。”
“高中时也没有什么空闲玩手机,用的都是父母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好不容易考完不得换个新的?我有的同学还买了两个手机!”高考生张佳说。
当然,购置入学行囊也成了家长们的头等大事。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置办开学用品的花费上动辄数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很多家长表示,大学是孩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只要条件允许,在开学装备上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作为家长希望通过物质上的给予,让孩子去新的环境后,心理上能尽快适应。”一位学生家长说。
“高中时也没有空闲时间玩手机,用的都是父母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好不容易高考完了,得换个新的。而且上了大学还有青年大讲堂、尔雅通识课,有些人为了更快的学习还买了两部手机。我们学画画的买笔记本都得买高配置的,比其他专业还要多买数位板、数位笔。”艺术考生王振华说,“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当然得有新电脑和新手机。”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又是一片崭新的天地。从“准大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需要来自父母以及社会的关怀与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给自己一个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工作、休息、玩耍,张弛有度才不会让时间在无谓的浪费和虚度中溜走。
(作者:张丽阳 /文,齐艳芳 /绘图;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7-25 09:21:33
乌海日报社 | 2022-07-19 09:55:35
乌海日报社 | 2022-07-14 09:47:58
乌海日报社 | 2022-07-12 0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