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10 09:37:35
压路机作业。
安装隔离护栏。
崭新的街路提升城市颜值。
摊铺沥青。
城市主次干道是城市的脉络,也是展现城市文明风采的“舞台”。
为畅通道路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海勃湾区今年对新华街、人民路、甘德尔街、沃野路、公园南路、海达街等街路逐一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各条街路均已正常通行。
道路提升改造 落实民之所盼
家住千禧苑小区的李飞介绍,他所在的小区西门口就是公园南路,近些年一些单位破路施工,路面恢复得不平整,加之使用年限长,致使路面坑多、鼓包大。“公园南路虽然不宽,但是车流量非常大,一些司机为了躲避道路坑包,驾车左右摇摆。如果不躲避,轻则降速颠簸,影响行车速度,重则伤车辆底盘和轮胎。”李飞说,这样的城市道路早就该好好改造了。
记者从海勃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从今年3月起,海勃湾区开展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本着科学、合理、统筹的原则,改造前会同涉及地下管线的所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实施罩面前,要求道路范围内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信、信号灯、绿化等有改造需求的管线单位先行改造,做到应改尽改,避免罩面完成后因地下管线改造导致路面重复开挖,最后进行路面上标识、标线的规划及护栏安装等工作。
此次工程内容包括新华街污水主管道改造2480米、支管628米,绿化管网改造2500米,给水主管道改造2500米、支管596米;人民路污水主管道改造818米、支管170米,供水管网改造4600米,绿化管网改造4600米;狮城街污水主管道改造1200米、支管200米;海北街污水主管道改造2816米、支管431米;甘德尔街燃气管网改造2000米;公园南路污水管网改造1700米;海达街排水管网改造1200米,绿化管网改造400米,供热管网改造280米。除此之外,还有燃气、供电、信号灯、通信等基础设施改造若干。同时,为了解决雨季城市内涝问题,海勃湾区还对狮城街、海北街等街路的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
海勃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赵培吉介绍,新华街、人民路是海勃湾城区的主干道,新华街从火车站起始,是外地人看乌海的第一条路,人民路则是贯通海勃湾城区南北的要道,这两条路必须建设成乌海的地标性街路。而公园南路、甘德尔街等街路,由于近年来供气等地下管网改造的原因,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必须改造。
除基础性的街路改造外,海勃湾区还将对新华街和人民路两侧立面进行改造,将一街一路打造成我市的亮点。这些街路改造后,能保证至少10年内各个单位和部门不再破路修补,避免了“拉链马路”和“重复开挖”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多方位考量 降低交通影响
连日来,不少市民发现,前一天下午下班还光秃秃的马路上,第二天早上赫然规划了整齐的道路标线,安装了崭新美观的交通护栏。而这些,都是施工队伍彻夜忙碌的成果。
11月3日凌晨,由外地运输到海勃湾的交通隔离护栏到货,等待已久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卸车、摆放、固定等安装流程有序进行。几个小时后,一排美观大方的护栏便出现在道路中央,与崭新的道路相互映衬,城市街景焕然一新。
“每隔5片护栏就有一个中间书写着行书‘乌’的护栏。”施工负责人王庆说,这样的护栏颇具乌海特色,既有体现书法之城的书法元素,也有代表乌海的“乌”字,怎么看都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甘德尔东街记者看到,沥青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在道路基层上,并进行初步振实和整平,随后工人再次摊铺、调整,紧接着钢轮压路机、胶轮机、小型压路机进行作业。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年海区5条道路改造工程中,沥青铺设是收尾性工作,看似简单,但施工程序颇为讲究。“首先要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清扫,撒封尘油,待封尘油干了,再清扫一遍后方可铺设沥青。”工作人员说,铺设时,沥青的落地温度不低于160℃,摊铺平整后由钢轮压路机压实。由于沥青混合物具有弹性,此时石子间还会有缝隙,就需要胶轮压路机进行二次压实。同时,未免钢轮压路机压坏道牙,路边、拐弯处等大型机械不易施工的位置,就需要小型压路机作业。
“前期地下施工需要占用道路,我们选择半幅施工、分段施工的形式来减少对交通造成的影响,而收尾部分的施划标线、安装护栏可以安排在夜间。”赵培吉介绍,受温度和光线的影响,路面沥青铺设只能在白天进行,随着天气转冷,目前沥青铺设时间集中在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
旧路换新颜 赢得无数点赞
作为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造福居民的民生工程,海勃湾区街路改造牵动着市民的心,也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誉。
“今年3月开始,海区新华街、人民路、甘德尔街等街路上不断上演着布线、开沟、铺管、回填等地下管网施工景象,半幅施工、全路封闭等是常事儿。”市民侯煜说,虽然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如今,行驶在宽阔平整的道路上,看着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环境的蜕变和出行的便利。
当雨天过后,崭新的沥青路面经过雨水的洗礼,更显整洁清爽。“我每天开车上下班都要途经人民路,如今的道路通行顺畅,驾车视野宽阔,更加平稳,就连车胎摩擦发出的噪音也变小了。”市民王女士说。
“这条路改造好以后,感觉出门走路都亮亮堂堂的,到处干净整洁又卫生,比以前的环境好太多了,再加上路边的小公园修好了,我们每天还可以去散散步,晚上出去走走也舒服……”说起改造好的人民路,路边商户连连给出好评。
不少司机表示,道路改造升级以后,不仅驾驶体验提升,就连路面标线也变得更加合理。
司机王先生说:“以前的人民路长青西街路口,南侧的停车等待区只规划了三条行车道,而今新增了右转专用线,右转车辆基本不用等待便可通行,更加方便。”
“政府真是想人民所想。”李飞说,当他心里急切地希望重修家门口的这条路时,道路改造就迅速动工了。路修好后,路面平坦、标线清晰,环境卫生大大提升,出行更加安全,就连晚上的路灯也亮了。
道路平坦畅通、标线清晰等都是肉眼可见的改变,而地下给排水、供暖、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同样带给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红利。
相关链接
人民路:原名跃进路,1984年更名海河路,因为该路可以从海勃湾北部抵达黄河岸边的黄柏刺渡口而得名,后更名人民路。该路曾南起海拉铁路线、北至市汽车大修厂,宽25米,总长不到3公里,最南段为沥青路面,中间有一部分为混凝土路面,最北段则是炉灰渣路面,道路两侧曾坐落着市供电局、印刷厂、玻璃厂、市二中等多家单位和企业。
新华街:因街边坐落有市新华书店而得名,原名新华大街,1984年更名新华街。因径直通往乌海火车站,老百姓曾俗称该路为车站路。该街长约2.7公里,街道两侧曾坐落着市委、市人大、乌海军分区、市一中、市统计局、市粮食局、乌海宾馆、乌海饭店等多家单位、商场和住宅,西端是乌海火车站,一直为海勃湾区繁华地段。
甘德尔街:原名东方红大街,1984年更名甘德尔街。因我市境内南部有甘德尔山得名。
沃野路:原名东风路,1984年11月更名为沃野路。
公园路:1976年由原乌海市革命委员会命名,因连接市人民公园得名。
(作者:赵荣;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11-18 09:04:09
乌海日报社 | 2022-11-15 09:24:08
乌海日报社 | 2022-11-15 09:21:11
乌海日报社 | 2022-11-10 09: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