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刀山 践初心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09 10:21:48

沙漠救援演练。

水域救援演练之橡皮艇离心救援。

抗洪救灾演练。

开展防疫消杀。(市消防救援支队提供)

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浓烟滚滚、倒木遍地,他们手脚并用,在火场里负重前行、追击火头;河水滔滔、救人紧急,他们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在浑浊的黄河水中奋战,双手双脚被泡得起皱发白;天寒地冻、高山危耸,他们彻夜搜救,在了无人烟的山丘“摸爬滚打”寻找被困人员……从繁华城市到偏僻村庄,从崇山峻岭到江河湖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一年又一年,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救援人员时刻为守护乌海人民的安全而准备着。值此第31个全国消防日之际,让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走进“消防世界”,了解“消防故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

抢险救援不放松

2020年1月的一个夜晚,1名高中学生被困甘德尔山。危急时刻,市消防救援支队滨河消防救援站和光明路特勤站的消防救援人员彻夜搜救,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眼前一片漆黑,哪里是实路哪里是虚石根本看不清。山体面积大,道路崎岖,又是深夜,搜救难度非常大。”消防救援人员王志伟说,“那个夜晚真是惊心动魄。高中生一个人从山上滑落,谁也不知道他究竟跌到了哪里。我们十几个人不停呼喊也听不到一点回音,只能拿着强光手电一点点寻找,好多队友因看不清路从山体滑下一截。好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搜救,最终找到了孩子。”

自2018年改革转制后,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市消防救援支队面对“全灾种、大应急”任务挑战,加快转型升级,抓紧练兵备战。

11月1日,记者跟随市消防救援支队滨河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救援人员参观了实战训练。

消防车来到海勃湾彩虹桥附近,刚一停稳,消防救援人员便迅速下车集合、分配训练任务。任务分配完毕后,消防救援人员快速拉开器材箱门帘,穿上战斗服,根据自己的任务整理所需的装备器材。顷刻间,所有人员就位,开始“灭火救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未有丝毫停顿。几秒钟的完美展示背后,是日复一日艰苦训练和一次次尝试失败后重新再来的勇气。

“夏季我们5点50分起床,冬季6点20分起床,都会先跑个5公里,然后休整,9点再开始正式训练。如果一天不训练还真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像是缺了点儿啥。”王志伟乐呵呵地说。

同样的训练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注意身后,注意协同。”特勤站训练场上,身着“火焰蓝”训练服的特勤队员依次排开,听从市消防救援支队光明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马海龙的示范和指挥,他们甩水带、攀爬训练塔、操作器材……一遍遍重复练习着各项专业技能。

在和平年代,消防救援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镌刻在每个消防救援人员的心里。训练塔窗台上的齿痕、高空设施上的脚印、磨损报废的水带……无不见证着消防救援人员训练的刻苦。

“消防救援人员是应急救援队伍里的‘尖刀’。俗话说: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所有人员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马海龙一边抹着汗一边告诉记者,在历次救援中,他和队员们都曾握过水枪、爬过高楼、提过煤气罐、捅过马蜂窝,灭火、抗洪、抢险、救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无处不在,似乎又无所不能。

“95后”小伙康炜泽培训考核时,还有个别考核项目不算优秀。成为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员后,他下决心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中短跑、俯卧撑、单双杠、障碍板等一系列训练课目,他一步步从“达标”练到了“优秀”。今年,康炜泽还将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

集训时,康炜泽的膝盖意外受伤,他硬咬着牙坚持集训,并且训练强度丝毫不减。现在,他的训练成绩已超过了去年全国“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同项目第一名。

“再加把劲儿,冲进今年比赛的全国前三名,我就圆梦了。”康炜泽羞涩地说道。

休息时,看着他们瘫软在地的身躯,帽檐上的汗水,记者不禁问是否觉得训练过于辛苦。他们纷纷笑着答道:“能不苦不累吗,但一想到危急时刻我们就是被困人员最大的希望,就不会觉得苦累了。”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近几年,市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苦练本领,实战能力有效提升。

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副科长张磊告诉记者,2022年,市消防救援支队在自治区率先推进“三分四考”练兵工作机制,举行“北疆蓝光”跨区域水域救援实战演练,此外,全区首支沙漠专业救援力量也在我市揭牌成立。今年截至10月20日,全市共接警出动936起,火灾532起,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404起,开展疫情消毒消杀167起、面积23.7余万平方米,抢救被困人员234人,疏散被困人员126人,保护财产价值1.1亿元。

消防队里榜样多

消防事业是“苦不堪言”的,“冬季灭火救援,水一沾衣服即刻就能结成冰壳,只能用木棍将冰块敲下”;消防事业是“孤独”的,“天天在队里随时待命,陪不了家人,没了朋友”;消防事业更是“危险”的,“因疫情,全市静默期间,冲锋一线,到阳性病例去过的地方挨个消杀。”这是消防救援人的自述。

但当记者问起消防员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份事业时,他们依旧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自豪。

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廖其涛今年35岁,在消防救援队伍里已是一名“老兵”了。

“咱乌海市的每一次大警我都经历过。回想起当时的险情还真觉得自己是福大命大。”廖其涛笑呵呵地说。

每次抢险救援时,廖其涛都会不顾现场危险,冲锋在前,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快速救人抢险。只有任务完成后,他才会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危险。

像廖其涛这样挺身而出的队员,在消防救援队比比皆是。他们的每一次训练,都在突破自我极限。

11月5日,记者见到正在火车站进行防疫消杀工作的翟永达。谈及这些年的消防救援生活,翟永达感慨地说:“入队18年,我对消防的情谊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得清的,这里承载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说罢,翟永达从衣兜里拿出一张自己稚气未退、满脸青涩的军装照,腼腆地说道,“记得刚入队时自己还是个啥也不懂的毛头小子,天不怕地不怕,越是危险越要往前冲。父母看着也担心,总觉得我成家以后可能会悠着点儿,却没想到如今我的孩子都9岁了,我还是年少时的模样,总是不怕危险地往前冲。”除了感情,更多的是他早已将消防人的职责与使命刻入骨血。

2022年已过大半,但市消防救援支队光明路特勤站站长聂晓龙在这一年里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咱们乌海大事故不多,但小警情几乎是天天都有,有时即便轮到我休息,遇到救援任务时,也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了。”言至此,聂晓龙看了看手机屏幕上的全家福,眼角微微湿润,“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也不是一个好丈夫。”

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聂晓龙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并非全然像网友们说的那样无畏。只是当警铃响起时,我们来不及害怕,来不及思考即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但我们从没有选择退缩,因为我们知道,肩上扛着的是国家的使命,是人民的托付,更是对这份职业的担当。”

消防救援生活弹指一挥间,聂晓龙用了8个字形容自己在消防的这些年——平平淡淡,轰轰烈烈。他解释说:“平平淡淡是因为在我们这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消防救援人,庆幸可以守护一方百姓;轰轰烈烈是因为在这里,我与队友们一同完成了一次次救援。”

穿梭于“刀山火海”,冲锋于艰难险境;哪怕前方熊熊烈火,他们仍然无畏前行,在危急时刻坚决为人民筑起保护屏障,用身体扛起国与家。

面对“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这一问题时,从大学校园走进消防救援队的侍柏辰满眼坚定地回答道:“因为祖国有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70余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00多个城市和14亿余人需要守护,而我刚好愿意成为坚定守护祖国的一分子。”

防患未然

从你我做起

“在消防安全这条路上,不仅需要我们直面险情的奋不顾身和精湛救援技术,还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配合。毕竟防比救的意义更大。”聂晓龙说,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消防安全宣传随处可见,但还是有不少市民不以为意,总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

“为了让消防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我市不仅建成了消防安全主题公园,在道路两旁设置了消火栓指示牌,还在每个小区都张贴了相关的宣传海报。”张磊告诉记者,针对一些商铺、公司、企业等地的消防安全问题,他们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以今年为例,我们建立了‘检消协作’‘消地协作’‘电气联合监管’机制,采取说理式执法、指导式检查方式,持续深化‘执法服务融合化’,联合教育、住建、工商、卫健等12个部门对全市重大危险源、金属夹芯板房、新兴业态、自建房等18个领域开展‘专家式’‘地毯式’专项综合治理37次,共检查单位1300家。推行‘三长包保’责任制和一队一中心建设,大力夯实各级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基层末端治理,营造‘习惯安全 人人消防’浓厚氛围,此外还向社区配发73辆微型消防车,为的就是防止灾害发生。”张磊说。

对于家庭消防,聂晓龙建议,电子产品不要彻夜充电;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破损等情况;及时清理阳台、走廊、楼梯间里堆放的杂物;定期清理油烟机通风管道;使用蜡烛、熏香时应有烛台等做支架;家中不要存放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吸烟,烟蒂、火柴杆等应彻底熄灭再丢弃。

“电热毯、暖手宝、浴霸、吹风机、空气清新剂、发胶、香水等物品也是很容易引发火灾的,所以我们建议这些东西一定要放置在阴凉、干燥、隔热处。”聂晓龙说。

说起家庭消防,市消防救援支队滨河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苏志超说,“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时候难免会发生意外,就像前段时间滨河新区一小区住户家里失火,火势不大,完全可以自救,但事后住户反映,自己看着起火了就特别紧张,什么也不会干了。”

对于一些市民可以自己处理的火灾情况,苏志超支招,如果是电器起火,要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扑救,并且要与电器和电线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如果是油锅起火,可以将冷菜沿边倒入锅内,也可以用锅盖或者大块湿布遮盖在油锅上;如果是煤气泄漏,那就不能触动任何电器开关,也不能用打火机、手电筒等照明,必须要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到远处再拨打救援电话。

此外,苏志超还号召市民不占用消防通道,因为这同样关乎被救援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张靖爽;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