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4-07 09:46:22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乌海湖畔鸥鸟戏水。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如今,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全民共识。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污水处理和水循环能力、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努力保护好“水”这一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有效保障水安全
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难恢复性等特点,一旦遭受污染很难进行恢复治理。我市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的原则,以保障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把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各项工作摆在首位。
由于地下水处在土壤或岩层深处“不见天日”,污染物渗入地下后,在地下含水层运动比较缓慢,若不定期监测,很难及时察觉,且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速度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很难逆转,保护地下水资源,预防比治理更重要。我市不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立标、围封、安装视频监控、整治等工作,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完善水源地“一源一档”资料,在全市建立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21年至今,全市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比例为100%。
地表水是否受到污染,容易看得见辨得清,地下水则不同。
为让地下水“看得见”,确保地下水环境安全,我市积极推进地下水环境重点区域污染风险防控,编制了《乌海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评估方案》,并组织相关单位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工业集聚区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下水调查评估,充分掌握我市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等排放、倾倒或者利用无防渗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危险废物以及其他废弃物等违法行为,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并处罚款。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近年来,我市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开展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大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全力保障水安全。
高效利用水资源
在乌达产业园,经过倍杰特环保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工业污水,在阳光照耀下更显清澈,肉眼看不出与净水有何区别,这里每天处理来自乌达产业园内多家企业和乌达城区的污水2.4万立方米。“‘生化+物理吸附’技术确保了出水水质的稳定,也降低了运行成本,经过净化的中水一部分用于矿山降尘的补给水和企业洗煤用水,一部分作为园区企业回用水。”污水处理厂厂长柏德参说。
尽管废水循环利用的成本稍高,但为了提升废水的利用率,我市许多耗水企业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
我市遵循“四水四定”原则,下达了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严格执行水资源计划管理、定额管理与预算管理制度,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我市重点在全市工业企业开展节水攻坚行动,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不断完善水源地联网监控体系建设,强化源头管控和用水全流程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计划用水管理,聚力打造节水型农业基地、工业企业;严格监管企业用水,按时核定企业用水量,对于超计划用水企业采取限批、限供措施,把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作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在市十中校园,每块绿地旁都有一个绿色的设备,这是学校安装的自动控制器,它可以定点定时开放喷滴灌设备,更好地达到节水目的。市十中建校时间长,从2013年起,学校更新更换了所有供水管道,减少了跑冒滴漏。学校还在卫生间安装了沟槽式节水器,推广节水型器具,不仅如此,还将2号教学楼纯净水饮水机产生的废水储存起来,连接了通往卫生间的管道,用于冲洗卫生间。学校还将原有的消防蓄水池改建成了雨水、纯净水饮水机废水收集蓄水池,用于绿化浇灌。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惜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聚焦工业、农业、城乡生活、生态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全面推进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我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水资源预算管理、落实高标准定额管理及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工业节水减排;全面促进农业节水增效,采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深度推行节水灌溉和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方式,推动农业用水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严格定额管理;将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理念植入城市发展,推动城乡人水和谐。
持续改善水生态
在乌海,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静谧美丽;甘德尔河蜿蜒流淌,玉带绕城;凤凰河两岸景色优美、绿意盎然……水系建设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生态工程,也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水系规划建设力度,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切实把水资源开发好、保护好、利用好。
“10多年前,甘德尔山还没有绿意,候鸟也没有集中到我市停脚。近年来,乌海的生态环境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乌海湖蓄水形成后的第5年起,大批红嘴鸥每年都要到我市‘做客’,市民爱鸟护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海勃湾区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刘贤昊说。
每年3月初到4月中旬,大批候鸟迁徙我市,在乌海湖形成了人鸥互动的和谐美景,以乌海湖为主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更为城市注入了无限活力。立足地区禀赋、突出地域特色,我市全面加快城市水系建设,逐步提升黄河引排水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要,让黄河水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排得出。
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绿化量水而行,推广选用节水耐旱植被,建立科学的生态绿化用水制度,普及智能化灌溉管理,将再生水、雨水、微咸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现精细化管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10年间,一张张“国字号”绿色名片让市民体验到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4-07 09:46:22
乌海日报社 | 2022-04-07 09:41:09
乌海日报社 | 2022-03-03 09:32:16
乌海日报社 | 2022-03-03 0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