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绽放“文明之花”——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06 09:45:18

社区志愿者策划志愿服务内容。

社区志愿者正在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上架书籍。

2021年,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党的领导、突出机制创新、聚焦群众需求、打造特色服务,通过“我帮你”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六大创建有机统一,推动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入千家万户,绽开“文明之花”。

高位推动抓落实

按照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乌达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选派专职工作人员,统筹推动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乌达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乌达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乌达区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绘制了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路线图”。

按照《内蒙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基本标准》的相关要求,中心对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后,确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8个、实践站23个,进一步夯实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从“有阵地”迈向“强阵地”。中心统筹联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145支、招募注册志愿者1万余名,纵向涵盖区镇(街道)、社区,横向辐射党政群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乌达区委、区政府研究下发了乌达区志愿服务褒奖激励办法(试行)》文件,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对志愿者从文化生活、健康管理、购物消费等方面给予礼遇。与此同时,乌达区在乌海好人、道德模范等精神嘉奖方面,同等条件优先考虑、推荐星级志愿者,更好地推动乌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20名事迹突出的一星级、二星级志愿者进行了星级评定、奖励,积极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组织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评选出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给予奖励,不断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

多维度精准服务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盘活基层现有公共资源服务,注重多维整合、资源共享,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健全常态化群众需求收集工作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21年,中心通过发放《群众需求征求意见表》,制定《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菜单》,将群众需求与职能部门业务有机结合,完善了13类64项志愿服务项目库。中心统筹乌达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140余支志愿服务队,围绕理论政策宣传、服务惠民、文化文艺、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主题,组织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600余次,极大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吸引力、影响力。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区政务服务中心、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四中心融合”,通过在“乌达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你有困难,来找乌达融媒体”小程序,方便广大群众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反映对各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广泛征集民意诉求。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的群众需求常态化征集和服务调度工作机制,真正使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广泛的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乌达区万名基层干部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根基层、遍地开花。今年以来,乌达区各职能部门与包联共建小区共同挂牌成立了49处“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形成了“中心—所—站—点”四级架构,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中心、所、站三级平台接单—分级派单—志愿服务队送单—群众拼单”的工作模式。

志愿服务品牌叫响乌达

12月1日,记者来到五虎山街道育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图书角,社区的“共享妈妈”正在整理图书,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上架,“共享妈妈”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同时策划近期要举办的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育红社区居住人口以矿区退休工作人员与外来务工人口为主,留守儿童较多,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育红社区党委通过整合街道、社区、包联共建单位等资源,创新打造了社区“共享妈妈”志愿服务品牌。

育红社区“共享妈妈”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引导;邀请民警、优秀讲师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积极关心儿童的日常生活,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日常以“暖心哥哥”“知心姐姐”的身份切实解决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困难。

育红社区“共享妈妈”志愿服务项目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因为家庭原因,我的两个孩子内向、胆小、不爱与人交流。‘共享妈妈’志愿者到家后,孩子们变得开朗、活泼、爱说话了。放学回家后,孩子们十分愿意和我分享学校里的事情,尤其是特别愿意和‘共享妈妈’说心里话。”居民张行林说。

“共享妈妈”志愿服务项目不过是乌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探索打造“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中心组织乌达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一步,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以《乌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心—所—站—点自上而下遵循同一条工作主线,在实干中不断总结积累好的经验,树立乌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特色品牌;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用好基层现有阵地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不断延伸,持续推进农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文明意识,增强公民文明自觉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通过抓活动,抓特色,抓实效,持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社会参与面;不断对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增强其专业性,学习弘扬“雷锋精神”,针对各类人群需求、服务技巧、相关专业知识等进行宣讲培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准性和专业性;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形成具有乌达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擦亮志愿服务底色。 

(作者:李浩;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