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9-17 10:11:42
【镜鉴文明】
青少年体验科技展品。
科技辅导员指导孩子建模。
小志愿讲解员岗前培训。
近年来,市科技馆以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教育特色为依托,发挥团属阵地、志愿者培训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示范作用,为我市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助力“双减”工作,让青少年能够在参与趣味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公益课堂
动手中开发思维
“大家知道什么是4D空间结构吗?其实就是用你们面前的彩色小棒和连接爪发挥想象力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开动脑筋,走进这门课程。”市科技馆科普活动部科技辅导员毕力格老师说。随后,他带着孩子们从组合三角形开始,不断增加难度,探索新的组合方式,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4D空间结构课堂开课的同时,科普小实验、飞叠杯、陶艺等课堂内也坐满了前来体验的孩子,他们一边听取老师的讲解一边动手操作,感受科学课堂带来的神奇体验。
“以前学校作业挺多的,我得在家完成作业。现在学习压力没那么大了,我就有出来玩的时间了。我平常很喜欢科学知识,所以选择来科技馆参加公益课堂,边玩边学的过程特别有趣。以后也要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学生冯楚涵说。
近年来,市科技馆充分开发和利用馆内资源,丰富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内容,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及青少年的科学普及工作,共同打造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设立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承担全市各中小学的社会实践课程及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通过青少年亲自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做中学”的教育目的,同时为青少年提供创新、创造的舞台。据了解,我市科技馆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接待中小学生达2.3万人次。
市科技馆还增强课后教育服务能力,为全市42所中小学免费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开设万能机床、陶艺制作、4D空间结构、机器人编程等十几个项目,每所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期,同时安排学生参观科技展厅,体验科技展品,延伸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按照各学校课后服务、社团开展对各专业教师的需求,安排科技馆专业教师进驻学校,补充学校专业教师不足,帮助学校完成特色课程教学,实现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我们根据三区学校课程情况制定学期社会实践课程计划,保证我市每所学校都能如期参加课程学习,使中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这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为全市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市科技馆科普活动部部长刘文忠说。
此外,市科技馆还开展“为孩子鼓掌”科技进校园活动。为充分发挥送科技下学校的服务功能,以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节点为契机,面向学校、农区、社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圆了孩子们的科技梦。目前,该项活动已陆续走进全市39所学校,通过科普知识问答、科技展品体验、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科普剧展演等形式,把科学知识带到学生身边,活动覆盖2.5万余人次。
特色展厅
游戏中增长见识
近日,在市科技馆基础应用展厅“管子与音调”展品前,站满了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长,原来是“走进科技馆”科技展厅系列活动之穿越千年的声音科普活动正在举办。
“大家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
“回答正确。那大家觉得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
随后,科普辅导老师通过将密封住的计时器放到水桶中、制作简易电话等实验,深入浅出地让大家明白声音是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用模仿卡通人物声音、敲击展品“管子与音调”,让大家了解声音有三种特性——音色、响度(俗称音量)、音调。最后现场教授大家制作简易排箫,通过亲手制作排箫,让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对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今天来科技馆,我玩了很多展品,交到了朋友,还参与了科普活动,学到了声音传播的知识,我很开心。”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伊婉莹说。
“现在,孩子的作业减少了,空闲时间增加了,我希望利用这些时间带她到处走走,感受和学校不同的体验,增进亲子关系。今天带她来科技馆玩,看到她玩得开心还学到了知识,我觉得收获很大。”伊婉莹的妈妈周培培说。
在市科技馆,基础应用展厅以物理、化学、数学、机械等学科原理为主的展品,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和家长前来参与互动,激发参与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安全教育展厅的展品展项,青少年可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现象,学习防震、防火、防风、应急逃生、规避风险等知识。此外,工业经济循环展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也吸引着众多孩子的目光。通过参观、互动、体验,孩子们不仅通过科技展品对科学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市科技馆还以科技展厅为载体,深化品牌活动。活动依托展厅展品,以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等为主题,开展“科普大讲堂”“科学快车”“走进科技馆”系列活动,编排科学秀、科普剧,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做到场场有知识、场场有亮点。
“在市民参观体验活动中,通过展厅讲解员对科技展品展项进行答疑解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科学兴趣,让青少年乐于参与。”市科技馆展教部部长陈越说。
主题活动
挑战中体验成长
9月11日,市科技馆“为孩子鼓掌”第十二届小志愿讲解员岗前培训正式开班。经过初选,来自各学校的25名小讲解员齐聚科技馆,接受小讲解员岗前培训,争当科普小使者,开启志愿服务之旅。
市科技馆辅导老师通过《礼仪礼节培训》《讲解技能培训》等课程,教授小讲解员上岗服务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让小讲解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礼仪礼节、讲解技巧;带领小讲解员在科技展厅及功能厅室进行实地讲解演练,并针对小讲解员的职能职责、工作流程、安全防护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培训,让小志愿讲解员对基本礼仪、讲解要领、服务职能有深刻认识,使他们尽快投入到志愿讲解员的角色中,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我今天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学习了礼仪知识和讲解技巧,我很期待接下来能够上岗成为小讲解员。但我也很紧张,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么多陌生人,还要给他们讲解,不过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好。”小志愿讲解员李子木说。
据了解,市科技馆自2010年启动“为孩子鼓掌”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项目以来,累计招募、培训“小志愿讲解员”800余名,参与全市各类志愿服务讲解活动千余次,并于201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小志愿讲解员的红色身影活跃在市科技馆的每个角落,成为一张金质名片。下一步,市科技馆将依托阵地资源,采取按月考核方式,通过“科普大咖秀”“金话筒争霸赛”等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小志愿讲解员综合素质,发掘小讲解员的自身优势,以小讲解员之声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学魅力,让小讲解员成为市科技馆的小小“代言人”。
近年来,市科技馆不断深化品牌建设,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学段且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的课程和线路,形成了全市少儿春晚、8元挑战实践活动、小小志愿讲解员、红领巾宣讲团、“情暖童心——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关爱留守儿童等20余项服务青少年的特色活动品牌,切实满足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市科技馆还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组织各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市少先队小干部培训班、“我与祖国同成长·童心共筑中国梦”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巡回展、“礼赞新时代·心向红领巾”诗歌诵读会、“阳光成长”心理剧展演、“新时代好少年”宣讲、“学习技能创意无限”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社会实践和学校课程双向融合。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科技馆将继续依托馆内资源和师资队伍,为全市青少年提供更加良好的校外实践环境,丰富他们的课外实践内容,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市科技馆负责人孙学良说。
(作者:张楚研;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09-17 10:11:42
乌海日报社 | 2021-09-03 09:48:59
乌海日报社 | 2021-08-27 11:03:45
乌海日报社 | 2021-08-13 09: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