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8-26 09:50:33
体能训练。
反诈宣传。
智慧警车。
为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7月27日至10月31日,市公安局全面开展“抓防范、控发案、保平安”百日攻坚行动,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
高位部署推动
为推进百日攻坚行动高效有序开展,市公安局按照自治区公安厅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成立了全市公安机关“抓防范、控发案、保平安”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要求全体民警充分认识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行动旨在严密防范八类案件,努力实现“两升一降”(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治安防范能力提升,侵财类案件发案率下降)目标。经过前期分析研判,市公安局制定了《全市公安机关“抓防范、控发案、保平安”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两级”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开展督查,倒逼工作责任落实,确保行动高效有序推进。
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盗抢骗”、新型电网诈侵财性犯罪等案件,主动作为、强势出击,对突出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
重拳出击整治
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侵财类案件、“黄赌”犯罪的预防与打击力度,结合发案情况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优势,将“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作为主攻方向,对重要案件、重大线索,提前分析研判,精准出击,最大限度挽回群众经济损失。
连日来,海勃湾区公安分局破获一起自治区公安厅督办的电信诈骗案件,缴获大量作案工具,冻结资金13万余元;乌达区公安分局根据“断卡”行动线索,成功打掉一“跑分”洗钱团伙,抓获4名主犯,查获80余套作案工具,扣押涉案账户资金30余万元;海南区公安分局帮助14171名群众安装国家反诈App,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为群众发送短信1.5万条,电诈警情环比下降16.6%……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作案手法多样、受害群体多元的形势,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防范工作,有效打击了电诈案件高发势头。
8月3日19时15分许,市公安局反诈中心96110接辖区李女士咨询,称其在6月中旬通过微信群认识一名自称操盘手的男子,对方主动添加李女士微信,对其嘘寒问暖,而后向其推荐使用一款App进行投资。李女士蠢蠢欲动,按照这位“操盘手”的推荐下载了App并试着买入500元理财产品,果然获得了预期回报。“操盘手”继续让其加大投入,随后李女士筹措10万元,在准备投入时,看到辖区派出所的宣传提示,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民警详细询问后,立即向李女士指出该投资项目属于电信网络诈骗,并耐心普及相关知识,及时止损10万元。
无独有偶,8月12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劝阻指令,辖区赵女士疑似接触到刷单诈骗,这也是反诈中心7日内第二次收到关于赵女士的劝阻指令。“第一次民警对其进行了电话预警,赵女士表示没有接触到电信诈骗便匆匆挂断电话。第二次民警拨打了赵女士的电话,再次向其讲解刷单诈骗手法及案例,经耐心劝阻,赵女士意识到自己掉进了诈骗陷阱,成功止损3万元。”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智说,“高回报、低风险的网络投资理财一定是诈骗,不是正规平台的理财网站、App坚决不要下载,凡是网上刷单、兼职做任务赚钱的都是诈骗,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谨防上当。”
为精准防控案件发生,全市公安机关因地制宜,针对辖区突出案件类型,细化措施,精准防范打击。各派出所关口前移,与刑侦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动办案,用“点对点、面对面”取代“线对线、键对键”,坚决遏制案件发生。
近期,海勃湾区连续发生多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案件发生后,海勃湾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严密部署,调取多个小区及街道监控视频,走访群众,开展细致的侦查工作,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8月11日,办案民警在海勃湾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侦查员精心梳理线索,经连夜审讯和心理疏导,犯罪嫌疑人终于交代了在海勃湾区多个地点盗窃多辆车上财物的犯罪事实。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作战,海勃湾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共破获9起系列拉车门盗窃案,并缴手机、香烟等涉案物品。8月18日,海勃湾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固原市公安局线索,称宁夏固原市一网上在逃人员薛某逃至海勃湾区,根据固原警方提供的线索,经过周密细致的排查,将正在打零工的网逃人员薛某当场抓获。经审查,薛某对5年前在固原市与其余40余人共同参与一起巨额赌博案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薛某已被移交固原警方。
据了解,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接刑事警情34起,环比下降35.8%;多发性侵财类案件25起,环比下降12%;诈骗类警情20起,环比下降9%,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常态巡逻防控
筑牢安全防线
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防范,加强人防力量,完善物防技防设施,全面提高治安防控能力。
各公安分局刑侦、特巡警、派出所等所队不断优化警力部署,常态化组织力量巡逻蹲守,及时发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我们对重点单位、行业场所实施常态化巡逻防控,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主动预防,提高见警率、接警率、处置率,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市公安局治安分局政委丰卫泽说。
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加强居民小区安全管理,充分发挥技防设施作用,督导小区物业落实防范主体责任,严格外来人员、车辆出入管控措施,并协调街道、社区组织专兼职巡防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重点单位安全防范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排查单位内部安全隐患。在各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封闭化管理率、专职保安配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城市城镇学校幼儿园“护学岗”设置率四个100%要求,实现预知预警精准防范;强化行业场所安全防范,打击整治行业场所内的违法犯罪活动,堵塞销赃渠道;全面排查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做好“一标三实”系统数据维护核查工作。
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8月至9月,市交警支队在全市组织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暑期整治行动。围绕“人车企”三个关键开展旅游季节交通安全隐患“清零”行动。全面梳理旅游客车、公路客车、“营转非”大客车、面包车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等清单,做到人车隐患“清零”;重点打击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提高夜巡密度和频次,减少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深化交通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区、进家庭、进网络活动,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
近日,针对群众反映的摩托车、私改电动摩托车等“飙车、炸街”问题,海勃湾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民警对滨河新区主干道进行高频次实时视频巡查及历史违法回溯。外勤民辅警白天采取线下定点设卡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飙车、炸街”现象较为集中的滨河大道、甘德尔桥等重点道路开展集中整治。夜间各值班警组在滨河新区开展巡逻防控,通过喊话、教育、驱散、劝离等方式,严管摩托车、私改电动摩托车通行秩序,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
“全市交警深入开展酒驾醉驾夜查、城市工程运输车辆超速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治理行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加大对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的客运企业以及安全头盔佩戴率低的快递外卖企业的惩戒力度,进一步落实‘一盔一带’常态化治理措施,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市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李瑞峰说。
建立长效机制
推进综合治理
为推动“抓防范、控发案、保平安”百日攻坚行动取得预期成效,奠定良好的治安基础,市公安局进一步优化常态管控机制,紧盯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部位,科学、灵活部署警力,落实多方参与的网格化巡逻防控机制。
市公安局依托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及警务工作站、商圈LED屏等传统媒体阵地,及时发布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相关信息,并组织民警深公园、广场等处面对面宣传法律知识,广泛利用宣传媒介筑牢安全“防火墙”。
全市公安机关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等警种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街面、下沉基层,严格落实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启用智慧警车应用系统,做到全时段条线巡控。交警支队、三区交警大队实行网格化巡逻,在开展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处置群众报警求助,防范街面盗抢案件的发生。全市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和派出所“一室两队”警务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助力案件打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08-26 09:50:33
乌海日报社 | 2021-08-19 09:53:33
乌海日报社 | 2021-08-05 09:45:35
乌海日报社 | 2021-07-22 1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