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闲置荒滩地 今日“网红”生态园——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建设小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8-16 09:37:5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我为群众办实事】

孩子们在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内玩耍。

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健康步道。

8月11日,记者走进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举目望去皆是翠绿,整座园子干净整洁,健康步道上不时闪现三三两两前来晨练的市民,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不久前这里还是一块闲置荒滩地。昔日闲置荒滩地变身今日“网红”生态园,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其实建设政协委员生态园是经区政协领导班子多次研究探讨最终确定的,我们了解到多年前兄弟区组织实施了‘共产党员先锋林’建设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和思路,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我们开始是准备建设政协委员生态林的,之后进行广泛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终,我们决定将生态林扩展为生态园,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乌达区政协副主席戴彬说。

万事开头难,建设生态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选址、资金都是问题。国家对土地性质有着明确的划分,选址成为难题。乌达区政协班子成员先后跑了很多地方,均因为各种问题无果而终。生态园需要紧贴群众需求,不能距离市民居住地过远,同时需要和国家的土地政策相符合。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的建设得到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选址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工作人员最终选定了乌达区公安分局北侧的一块荒地,这里距离居民区近,便于居民前来活动,同时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相符。

选址工作告一段落,资金成为了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是一个公益项目,所需资金均需自筹。乌达区政协广泛发动政协委员、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捐资捐物。“由于这是一个民生工程,大家都很支持,可以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相关部门也是大力支持。政协委员中有专门的设计、施工人员,他们推掉其它工作,专门为生态园进行设计、施工,水泥、沙土、树种等都是大家爱心捐赠的。”戴彬说。

大家自愿捐资出力,带头进行植绿护绿,经过为期2个多月的建设,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于7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生态园位于阳光锐景小区北侧,柳荫大道西侧,巴音赛景观河以东,总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合37.5亩),是我市第一个由区政协机关、政协委员、爱心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共同捐资建设的集休闲、观赏、运动、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化面积达90%以上,种植有侧柏、松树、卫矛等10余种景观树,建设了健康步道、小广场等设施,合理规划了停车场,设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械、休闲桌椅,满足了居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生态园具有丰富的政协文化特色,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政协开展履职活动的好阵地。

前来晨练的市民秦焕玲说道:“我昨天偶尔发现了这个地方,没想到建设得这么好,今天带上孩子过来玩,我和孩子都感觉心情特别好。”今年70多岁的老人路荣喜对记者说:“建设生态园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事,对老年人锻炼、小孩子玩耍都很有益。”

8月的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在濛濛细雨中一片翠绿,大片花海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这仅仅是第一步,据了解,乌达区政协将继续筹集资金,建设篮球场、凉亭等设施,并已与爱心企业达成共识,进行树木移植,为生态园继续增绿。

乌达区政协委员生态园的建设落成是区政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追求的具体成果,也是乌达区政协坚持“委员有情怀 履职有温度”的工作理念,政协委员及政协各参加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奉献公益爱心的重要举措,是体现政协情怀、展示委员风采的重要平台;同时还是乌达区政协团结、引领和倡导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自愿捐资出力,带头参与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这项惠民举措,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家园,从而为乌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增光添彩。

近年来,乌达区政协在自身履职中充分展现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和崭新风貌,坚持守正创新,敢于担当作为,大力推进“活力政协”“模范机关”创建活动。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紧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戴彬说。 

(作者:李浩;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