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飘香 传统文化美

乌海日报

2021-06-11 09:16:22

【我们的节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1.jpg

学习包粽子。 (陈洋 摄)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龙舟节”等,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节日,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乌海人历来重视过端午。在这一天,吃端午粽几乎是家家户户的端午仪式。那么,除了吃端午粽,你还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过去的人怎么过端午?

端午的由来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海勃湾区滨河小学一年级学生康严义告诉记者,他们在课文《端午粽》中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他还说在这一天,他妈妈会提前包粽子、煮红蛋,还会在他的手腕上系上五彩线,他们一家人都很重视这个传统节日。

高晶晶是个“00后”,说起端午节的由来,读大学的她告诉记者:“《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也叫诗人节。”她说道,所以在这一天,喜欢古代汉语的她还会和同学穿着汉服,在校园里搞一个小小的朗诵会,其中《离骚》是必读篇目。

这几天,家住海勃湾陶然雅居的62岁老人张丽梅边包粽子,边给7岁的小孙女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她说:“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后来被坏人陷害,导致他被革职流放。再后来楚国战败,屈原非常难过,便抱着石头跳了汨罗江,老百姓爱戴他,不愿他被河中鱼虾所食,便包了粽子划着龙舟喂鱼虾,用这种方式来祭奠他。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过起了端午节,还要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诸多,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的是说端午节是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也有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纪念屈原。

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书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应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更早。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以及他的诗词和故事,让人们口耳相传,使得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最深。

小时候的端午节

说起过端午,很多乌海人都忘不了小时候的端午节。那个记忆中的端午,虽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却也充满了仪式感,让这一天变得与那些平常的日子很不一样。

37岁的韩文强向记者讲述了他小时候的端午节。“我出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我们家到了端午这一天,我和姐姐们早早就起床了,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山上采艾草,回来后把艾草挂在大门上,母亲告诉我们这么做能驱邪驱虫。几家大人聚在一起包粽子,说说笑笑便包起了一个粽子山。我们出去玩一会儿的功夫,那一大盆拌着红枣的江米、一大桶青青的箬竹叶便见了底。我们这些孩子则盼着粽子快快入锅,然后尽情地吃着软糯香甜的粽子,糊得满脸粘乎乎也不在乎。”韩文强说起儿时的端午节,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快乐,他还告诉记者;“我母亲还会煮红蛋、给妹妹缝香囊,几块小碎花布,再往里加点儿香料,再加上母亲的手艺,便是一个漂亮的香囊。”

说起小时候的端午节,家住海南区神华小区的七旬老人刘兆福回忆道:“小时候的端午不像现在,能有这么多吃食,粽子当然是白粽子了,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大枣,母亲便和进去一些红豆,用的也不是江米,而是自家种的黄米。煮粽子也是个技术活,是需要母亲慢火熬煮,在锅边守上大半夜,一般是从过节的前一晚入锅,我们则是被粽香味唤醒的,那味道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也是母亲对我们的爱的味道。”在老人的回忆里,那并没有多少甜滋味的粽子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令老人念念不忘的还有那一锅艾叶煮蛋。“用艾叶煮的鸡蛋是绿的,还有一股淡淡的艾香味儿。我们兄弟五人,每人一颗鸡蛋,粽子管饱。那时候条件差,鸡蛋、粽子都很稀罕,所以过端午就像过年一样。”刘兆福告诉记者,他记得父亲会在这一天饮一些雄黄酒,还会用食指蘸着酒在他们的额头上画“王”字。

如今,年轻人大多不会亲手去包粽子,而是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各种各样的粽子,香囊、五彩绳、荷包等饱含端午元素的小饰品也多是买的现成的。

现在这么过端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过端午节不再只追求吃顿粽子或鸡蛋,而是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全家总动员来个包粽子大赛,与家人一起挂艾草,为孩子们编织五彩线,除了这些也可以带着亲友登高望远,享受一下假日时光。

“我提前从网上订购了粽子,为的就是在端午小长假回乌海与父母团聚,让他们尝尝南方的肉粽子。”在上海工作的方慧告诉记者,她要回乌海陪父母过个端午节。她说,利用节假日,与家人团聚比吃什么更重要。她平常大多时间在忙工作,陪家人的时间并不多。“我没有让父母包粽子,而是提前网购将粽子快递回家。”方慧说,过一个舒服团聚的端午最重要。

聂鑫则提前与女儿规划好,要在这一天穿着汉服,做一幅端午主题的手工作品,她们要用这种方式来呈现“她家如何过端午”。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小长假,很多人还计划要在这三天里登山、徒步、骑行,用户外运动的方式过一个健康节。

“五一过了盼端午,为的就是出去玩一玩。”25岁的白爽告诉记者,她和朋友做了一个周边三日游计划,她说:“最近一个月经常加班,像陀螺一样休息不了,所以要借助这三天好好外出放松。”说起怎么过端午,白爽说,除了吃粽子、陪父母,她还要跟朋友在周边城市度个假。

重视传统节日

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绳、佩香包……端午节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每年,我市三区多个社区都会在端午节前后组织并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叫来邻里们一起包粽子、教大家编五彩绳、缝制香包、举办传统习俗展演等,营造出浓浓的端午节氛围。

同时,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也开展以端午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里,以此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孩子们在体验式的活动中获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去年孩子学校办了个端午朗诵会,那段时间他只要写完作业,就让我讲关于屈原的故事。还有做中药香囊、学古代礼仪等,这些都比我口头说教或者孩子自己看书生动形象多了。”一位母亲分享道。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姜瑜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