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2021-05-18 09:33:54
摄影让张永录退休生活充实而快乐。
近日,记者来到海区温馨社区张永录的家中,只见房间内挂满了摄影作品,桌子上摆放着几台相机,其中既有过去的胶片相机,也有现在的数码相机。这些相机见证着了他20多年的摄影时光。
张永录1958年出生于通辽科左中旗。牧区长大的他一直渴望着外面的世界,由于生活所迫,高中毕业后,他就参加了劳动。本以为生活会这样一直平平淡淡地过下去,没想到一次偶然让张永录接触到了摄影。
“1997年,我来乌海跟随大姐夫跑车,他爱好摄影,有一台海鸥牌的胶片相机,便缠着姐夫学习摄影。”张永录说。在姐夫的指导下,张永录不久就可以独立拍摄了,当然也出过不少差错。“学习冲洗照片时,我用被子搭了一个‘暗房’,由于技术不过关,洗出来的照片自己都不好意思看。这件事让我明白,学好摄影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下功夫的。”张永录说。
为学好摄影,张永录积极请教他人,并购买摄影书籍学习。“工作之余,我到摄影店跟摄影师傅学用光、构图等,有时把人家都问烦了。大姐夫看我痴迷摄影,便把那台相机作为礼物送给了我。就这样,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张永录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张永录的摄影水平进步很大,便回老家做起了摄影生意。“摄影不是个轻松活儿,各类型照片的拍摄都需要精通。我白天拍照,晚上把照片按照顾客的标准洗出来。干摄影的2年时间,每天睡不了多长时间,但技术上进步很大。”张永录说。
后来,张永录选择定居我市,先后干过瓦工、蹬过三轮,工作很辛苦,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摄影,妻子是他的模特,有时间就会拍几张。拍摄过程中,张永录逐渐侧重于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最能体现生活的变迁。”张永录说。
2020年张永录退休后,有更多时间来进行摄影拍照。“当得知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返回乌海时,我非常激动,想着一定要拍摄几张照片作为纪念。那天我早早来到欢迎现场,设置长焦镜头,看着载着英雄们的车队缓缓归来,赶紧抓拍了几张,那机会真是转瞬即逝。可以参与到迎接英雄回家这一件事,我很自豪。”张永录说。张永录选取其中一张照片投稿参加中国正能量“抗击疫情”好照片征集活动,最终获得“银奖”。
《大展宏图》(组图)是张永录摄影中最为满意的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是为参加2020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拍摄的。由于得到消息比较晚,只有3天时间准备作品,我想拍摄一组关于脱贫攻坚的照片,但苦于没有拍摄素材,在妻子帮助下,联系上了乌兰淖尔镇的一家农户。我和妻子那天早早起床,坐公交车到乌达,再倒车来到乌兰淖尔镇,中午也没休息,拍摄了农户喂牛的几十张照片,从上午一直拍摄到下午,再乘坐末班车回家,奔波了一天。”张永录说。参展后不久,张永录被《新时代摄影》杂志社聘为“特约摄影师”。
目前,张永录是林荫街道银发宣讲团的专职摄影师。
谈起摄影对自己的改变,张永录说:“学习摄影20多年,它让我忘掉生活中许多的不愉快。我的晚年生活和摄影已经密不可分,会一直拍摄下去。”(李浩 文/图)
乌海日报社 | 2021-05-18 09:33:54
乌海日报社 | 2021-05-11 09:43:40
乌海日报社 | 2021-04-27 10:00:12
乌海日报社 | 2021-04-26 0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