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2021-03-10 09:44:21
陈旭波每天都要抽时间弹吉他。
近日,记者来到市歌舞团演员陈旭波的琴房时,他正全神贯注地弹着吉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只见房间内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吉他,如同进入一间吉他“展览馆”。
陈旭波1982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乌海人,从小喜欢音乐,热衷流行歌曲。“上世纪90年代港台音乐盛行,我把大部分零花钱都买了四大天王和郑智化等港台歌手的磁带,后来,我希望能拥有一把吉他。”陈旭波说。
陈旭波的五爹有一把红棉吉他,在他的软磨硬泡下,五爹把那把吉他送给了他。“拿到吉他后,我高兴坏了,睡觉都抱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可以谈一些简单乐曲。”陈旭波说。
之后,陈旭波四处寻找有关吉他的学习资料。一次,他在一处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吉他教程》。“我如获至宝,一有时间就躲到凉房里对照教程一点一点琢磨。”陈旭波说。
对照《吉他教程》学了一年多的时间后,陈旭波的吉他演奏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并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大家商量着想组织一个乐队。“我和家人商量这件事,父亲很支持,还给我买了一把电吉他。当时家里并不宽裕,是父亲咬牙为我买的。”陈旭波说。
1998年,陈旭波发起组建了“自由人”乐队,这也是我市最早成立的乐队之一。“当时有朋友在海南省发展,给我寄来许多影碟。我们找了一间旧房,排练黑豹、Beyond等知名乐队经典歌曲,这些乐队的知名歌曲我们都翻唱过。”陈旭波说,“后来,我们去酒吧驻唱,进行商业演出。”
乐队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陈旭波却希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外出的第一站是青海格尔木市。“没有想很多,简单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就赶赴青海了,我当时只有十几岁。”陈旭波说,“在格尔木市,我辗转多个酒吧、夜总会驻唱。”
一年多后,陈旭波又去了海南岛。“海南是经济特区,音乐人才很多。商演时,看到演奏好的吉他手,我就主动上前请教。渐渐地,我的吉他演奏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与乐队成员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陈旭波说。
在海南待了一年后,陈旭波和几个朋友重返青海,却遭遇了他音乐生涯中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时格尔木市的商演市场已经衰落,原来驻唱的几家酒吧和夜总会都换了老板。没有收入,身上的钱也越来越少,我们找了一家当地最便宜的小旅馆住下,每天吃两个饼子度日。生活很苦,但大家没放弃,依然坚持排练。那真是一段患难与共的岁月。”陈旭波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陈旭波终于找到了新的驻唱场所。其间,陈旭波了解到西藏阿里地区乐队紧俏,便前往西藏阿里地区。“阿里之行让我受益很大,当地的音乐具有非常的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陈旭波说。
从阿里地区返回乌海的途中,陈旭波在乌鲁木齐结识了他的音乐导师于微。于微时任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作曲系主任,同时是穴位乐队的贝斯手,是中国最早一批弹贝斯的乐手,对音乐表演有着很深的造诣。“在乌鲁木齐的一家酒吧,我结识了前来表演的于微老师,我们相谈甚欢。乌鲁木齐停留的那段日子,我一有时间就去找老师聊天。老师送了我很多音乐资料,其中有不少是他外出表演的珍贵影像资料。老师根据我的吉他表演水平,提出了很多建议。在于微老师的影响下,我作出了一个决定,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后到新疆学习弗兰门戈吉他和古典吉他弹奏。”陈旭波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的地区,各种音乐流派汇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新疆学习的3年间,不仅让陈旭波的音乐风格更加多样,也开阔了他的音乐视野,他对吉他音域、音色的把握能力,更是得到了极大提升。
“于微老师作为中国顶尖的音乐人,和我平辈论交情,他的建议对我之后的音乐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微老师从未让我叫过他老师,但他在我心中永远都是老师。”陈旭波说。
2009年,陈旭波返回乌海,与好友重组了自由人乐队,并参与组建了“碎糖乐队”。2013年,陈旭波进入市歌舞团,成为专职器乐演员。
外出漂泊,吉他相伴,音乐已经融入陈旭波的日常生活。陈旭波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不弹一会儿吉他,就似乎少了一些什么。音乐是没有功利性、目的性的,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音乐之美,才是真心热爱音乐之人。” (李浩 文/图)
乌海日报社 | 2021-03-10 09:44:21
乌海日报社 | 2021-03-06 09:40:38
乌海日报社 | 2021-03-06 09:39:34
乌海日报社 | 2021-03-06 09: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