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首次春节岗 她的最后一次春节岗

乌海日报

2021-02-22 09:34:32

【新春走基层】

智力坚守最后一次春节岗。

刘智超修补破损的快递外包装。

2月13日大年初二清晨,天刚蒙蒙亮,街路上少有行人和车辆。临街商户和单位门前高高悬挂的红灯笼随风摆动,红彤彤的对联和大“福”字显示着整座城市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

家住海勃湾的智力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便匆匆走出家门。“大年初二回娘家”是春节传统习俗,但智力出门不是回娘家,而是往工作单位赶。

智力是中国邮政集团乌海分公司分拣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她昨天接到工作通知,今天上午将有一车快件从银川分拨中心运抵乌海,需要及时分拣、派送。智力要赶在车辆到货前到岗,提前做好分拣中心的消毒工作。

智力赶到分拣中心时还不到8点,其他15名同事也已经全部到位,忙着做分拣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记者了解到,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也是在岗位上度过的,每天只有2人可以轮流休息一天。

“邮政快递业是服务业,没有节假日可言。车到、快件到就得立刻分拣、派送,这是雷打不动的行业规矩。干了这份工作就要接受这样的工作模式,节日在岗是常态。”智力说,这已是她在邮政快递业工作的第34个年头,再有四个半月她就要退休了,这是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作为我市邮政快递业发展的亲历者,智力感触颇深。中国邮政集团乌海分公司刚设立寄递事业揽投部时,只有3名分拣人员,每天分拣的快件量不足100件。随着市民网购需求激增,分拣中心增加工作人员、引进先进的分拣设备,如今,快件日处理量已经飙升至2万多件,快件处理能力提高到了每小时2500件至3000件。“刚上班那些年处理报纸、邮件,最近几年处理快件,虽有不同,但工作性质相同,那就是确保寄递渠道安全、高效、畅通。”智力说。

“90后”的刘智超与智力在同一条分拣线上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春节。源源不断的快件在传输带上匀速传送着,刘智超快速“扫描”着每个快件,一旦发现外包装有变形、破损的快件便眼疾手快地挑选出来,然后称重,确保箱内物品无遗落后进行快速修补、恢复原状。

别看他是个大男孩儿,用起胶带、剪刀等“缝补”工具来却得心应手。经他耐心修补过的快件包装结实、美观,可以顺利进入下一分拣环节。“让破损快件快速恢复颜值、回归分拣环节就意味着市民能快一些收到快件,快速派送和较好的外包装呈现都是快递业良好服务的体现。”刘智超说。

谈起坚守春节岗位的感受,刘智超显得很淡然:“快递车一到,分拣设备一运转起来,眼里只有快件,就顾不上想那么多了。” (路静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