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怎么打 去哪儿打 记者带您直击接种现场 了解热点问题

2021-01-12 11:20:02

接种者做新冠疫苗接种前准备。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填写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浏览疫苗接种流程图。

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们在观察区等待。

本报记者 苏如娜 文\图

1月7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自2020年12月初,我市采购的首批18737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以下称新冠疫苗)抵达后,市疾控中心便按照上级卫健委的安排和部署,依法依规开展疫苗接种的各项工作。12月初开始,我市首批新冠疫苗开始陆续在三区对9类重点人群进行接种。截至1月11日,全市12个接种点正稳步推进接种工作,全市共接种新冠疫苗第一剂4613剂次,没有出现严重异常反应。预计将于2月5日前完成对9类重点人群的第二剂接种。

新冠疫苗来了,打不打?怎么打?在哪里可以进行疫苗接种?接种流程和普通疫苗接种流程是否一样?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为了解这些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1月7日,记者走进海勃湾区海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王曙凌。

现场探访 按程序接种 市民心里更踏实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并测量体温……”1月7日,在海勃湾区海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口处,医务人员正对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乌海机场工作人员常少军进行初步预检。

确认体温、健康码正常后,他来到二楼疫苗接种点,按照程序登记个人信息,与接种点医护人员确认没有任何不适应症和潜在风险后,常少军仔细阅读了《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同意书上详细告知了新冠病毒疫苗作用、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随后,他在登记处接受工作人员问询,将疫苗接种史、个人身体状况等情况一一告知,经评估,“可以接种”。常少军签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对此次新冠疫苗接种知情同意。

一切准备就绪,常少军跟随医护人员来到接种室并进行了三查七对一验证,方进行接种。据了解,接种的新冠疫苗每剂0.5毫升,适合18至59岁的成年人接种。

“这次使用的针头是针剂自带的,非常细。接种过程几乎没有疼痛感。”常少军说,他接种的是第一剂疫苗,仅用了约5秒钟医护人员就注射完了。

常少军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接到单位下发的新冠疫苗接种通知,便报了名,当日顺利接种疫苗后,感觉心里踏实了很多。走出接种室,他来到留观区,30分钟后,常少军和一起接种疫苗的其他同事均无任何不适感,便返回了工作岗位。

海勃湾区海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杜芳芳介绍说,新冠疫苗共接种两剂次。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的间隔时间是14天至28天,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每次接种全程只需要花上4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杜芳芳说。

随后几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疫苗接种点观察到,为做好此次疫苗接种工作,各接种点现场均设置了候诊区、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区、预防接种反应处置室等功能区。根据注射室域面积大小不同,我市各接种点每日可提供接种服务80人次至150人次不等,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是在接种时间内,各接种点都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专家提醒,有接种计划的人群要注意,接种前一天最好不要喝酒,若近期有感冒、发炎症状最好待痊愈后再进行接种。

谁能打?去哪儿打?

王曙凌表示,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要求,本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要在2021年春节前,按照城乡分开、口岸地区优先的原则,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完成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年龄范围为18至59岁的重点岗位人群接种。

我市疫苗接种工作具体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主要针对9类重点人群,包括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其他需要紧急接种人员共9类重点人群。

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表示,接种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所以未来每个人都可在自愿的前提下,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王曙凌说。

目前我市共设置了12处接种点,其中海勃湾区为海北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新华西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凤凰岭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共6处接种点。

乌达区为巴音赛社区、新达社区及滨海社区3家卫生服务中心,共3处接种点。

海南区为拉僧仲社区、公乌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巴音陶亥镇卫生院,共3处接种点。

王曙凌提醒说,目前9类重点人群中,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需要自行前往社区办理疫苗接种事宜,这类人群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近期有紧急出国安排,原则上按照出国时间顺序安排接种,目前优先保障春节前出国的本省居民接种需求。

二、能够提供出国证明材料,具体包括:护照,有效签证,赴目的地机票、入学通知书等证明材料。

三、无疫苗接种禁忌。

疫苗安全性如何?

“记得3天不能洗澡,7天不能喝酒,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没有不适感就可以离开了。”1月7日下午,新华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室护士陈晨提醒接种完的接种者。作为医护人员,陈晨已完成第一剂疫苗的接种。“除了接种时候有点疼痛外,目前我没有发热、心慌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 陈晨说,自己是去年12月初完成第一剂疫苗注射的,到现在身体一切正常。

“我10分钟前刚打完,到现在没有特别的感觉。”已完成接种的刘斌告诉记者,自己对疫苗的安全很放心,“国家已经宣传过那么多次疫苗情况,肯定是安全的才让大家去注射,我觉得没有什么担心的,而且和我一起来的同事大家感觉都不错。”

今年45岁的杨熠东是第八中学的教师,他留观30分钟离开时告诉记者:“接种这个疫苗就跟接种普通疫苗一样,总体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目前,三区已经累计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613人次,未收到受种者出现严重身体不适。”王曙凌告诉记者,根据我国新冠疫苗开展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以及自去年7月份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累计已完成上百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王曙凌介绍说,根据目前已有信息,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常见反应和其他灭活疫苗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是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肿、局部瘙痒等;二是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乏力等。无论是局部反应还是全身反应,大多是一过性可自愈的。但个体差异本就不可避免,就像生活中只有少数人会对海鲜过敏。如果接种后出现发热超过38.5℃,或者局部红肿超过2.5cm以上,需及时就医。

此外,如果持续感到特别不适,没有及时恢复,建议就医或及时报告接种医生。

王曙凌强调说,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按照目前的安排,新冠疫苗分两次接种,首针完成后需要等2到4周再接种第二针,在这期间需要做好防护,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甚至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和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这些问题要了解

新冠疫苗能不能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根据既往经验,新冠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由于目前缺乏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研究。因此,建议在技术指南等文件明确之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还是尽量分开接种。14天内接种其他灭活疫苗、28天内接种减毒活疫苗者,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对象有哪些情况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有以下情况的人群暂时不能接种:正处于发热期、既往接种疫苗有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孕妇以及患有药物不可控的糖尿病、高血压或患有其他疾病,经医生评估后不宜接种的人。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吗?

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