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乌海分行: 为金融安全筑“铜墙铁壁”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1-28 10:41:26

本报记者 陈洋

“阿姨,陌生链接可不能点,这就是典型的‘钓鱼’诈骗,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坚持‘三不’原则,谨防受骗。”近日,在工行乌海分行人民路支行营业部,工作人员正拿着反诈手册,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耐心地讲解。工行乌海分行将反诈宣传视为“必修课”,以“筑牢防线守好责”为准则,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通过多屏联动、靶向穿透的宣传模式,让反诈知识浸润每个角落,凝聚起全民反诈的强大合力。

强化责任 守好前沿阵地

“金融机构是资金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反诈宣传就是我们必须种好的‘责任田’。”工行乌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全民反诈在行动”开展以来,全行便将反诈工作纳入运营管理、安全保卫、个人金融等部门重点任务。

无论是厅堂服务,还是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走访时的“顺带提醒”,反诈意识已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

“客户来办业务时,我们会先问一句‘最近有没有接到陌生来电’,多说一句‘请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出借出租银行账户’。”工行乌海分行工作人员说,这种“嵌入式”宣传,让反诈提醒像空气一样自然地融入服务场景。

工行乌海分行团委(青年宣讲团)联合安全保卫部,创新宣传形式,共同打造了以网点员工真实经历为蓝本的反诈宣传短片《破局》,通过青年宣讲团成员的生动演绎,将看似遥远的诈骗陷阱还原为发生在柜台前、电话中的真实对决,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提高警惕、严防诈骗”的提醒更加直观,真正做到以案为鉴、防患未然。

多屏联动 触达各类群体

工行乌海分行着力构建起“线上+线下”多屏覆盖的宣传矩阵,让反诈信息“无死角”传播。

该行利用员工微信、朋友圈等推送“反诈小剧场”短视频,通过情景演绎解析“冒充电商客服”“虚假贷款”等高发骗局;在ATM机等候屏、网点电子屏循环播放反诈动漫,用方言配音让老年人听得懂、记得住。该行组织员工进社区开办“反诈课堂”,化身“田间宣传员”,带着手册走近客户,讲解反诈骗等实用知识点。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我们远,现在银行工作人员每次都给讲,村里大喇叭也播,连小孩子都知道‘陌生链接不能点’了。”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丰村村民张某的话,道出了宣传的渗透力。

精准施策 坚持因材施教

商户最担心收款码被掉包,农户怕“补贴申领”诈骗,学生容易遇“校园贷”陷阱。基于对客群的深度调研,工行乌海分行为不同群体定制“反诈套餐”。

针对种植、养殖等经营主体,结合贷款发放重点时节,工行乌海分行工作人员讲解“虚假投资”“高息理财”等骗局;针对老年人,讲解养老保险,防范非法投资;针对青年学生,突出理性消费、拒绝非法“校园贷”等内容。这种“按需配菜”的宣传模式,让反诈知识“入耳”更“入心”。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