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巧解民生烦心事 共筑社区幸福家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1-27 10:36:23

新世纪社区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吐槽大会”,居民集中反映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社区“解忧杂货铺”,根据居民需求,修整了篮球场。

本报记者 鲁吟 文/图

“社区篮球场照明灯不亮,晚上居民休闲、打球十分不便,能否解决?”“小区沙池闲置失修,长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如今快成垃圾池了,有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晚上发现家里水管漏水,能不能派人来修一下?”……海南区拉僧仲街道新世纪社区的“解忧微信群”里,居民的各类诉求每天都在实时更新。而这些烦心事,都能在社区的“解忧杂货铺”里找到精准解决方案。

这个火爆新世纪社区的“解忧杂货铺”,不卖油盐酱醋,专门收集居民的烦心事,再由社区党委统筹各方力量精准解决这些烦心事。社区篮球场的6盏太阳能路灯3天内得到更换,夜晚运动场地明亮安全;闲置沙池2天完成微改造,实用价值显著提升;居民家中水管漏水,网格长“小事不过夜”,即刻联系师傅上门修复……一件件民生实事的高效解决,让“解忧杂货铺”成为居民心中的“定心丸”。

拉僧仲街道新世纪社区涵盖19个小区,常住人口8473人,居民结构多元,需求差异大。随着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的提高,传统服务模式难以精准对接群众诉求,有时社区工作人员跑断腿,也未必能摸准大家的“心头事”。为此,新世纪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创建了“解忧杂货铺”。

“解忧杂货铺”创立后,新世纪社区建立“线上微信群+线下吐槽大会”双平台诉求收集系统。线上建立楼栋“解忧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群管理员,及时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线下每月举办“吐槽大会”,社区工作人员邀请居民代表面对面提出建议和诉求。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确保民意渠道畅通无阻。

每月一次的“吐槽大会”,居民都畅所欲言反映存在的问题。社区党委根据居民的建议,成立了“解忧联盟”,多元协同治理解决问题。“解忧联盟”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以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力量,有机融合楼栋长、网格长、共建单位等力量,构筑起协同治理体系。该体系通过明晰权责、畅通机制,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发现问题、研判需求、对接资源、解决问题的闭环,彻底改变了社区“单打独斗”的困境。

新世纪社区世纪小区喷泉池因长期闲置,致使垃圾堆积、排水不畅,异味四溢明显。新世纪社区党委通过召开“吐槽大会”,广泛听取居民改造意见和建议,又充分发挥“解忧联盟”作用,实施改造工程,将喷泉池填埋,通过硬化抹平地面,扩展了户外休闲场所范围。“以前这个喷泉池成了困扰我们的‘臭水塘’,真是让人头疼,现在建成户外休闲场了,问题终于圆满解决,真是太好了。”世纪小区居民说。

新世纪社区农行家属小区居民吐槽,楼顶上28台超期服役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多破损,存在高空坠物危险隐患。“解忧联盟”联系专业拆除队,将吊车开进农行家属小区,仅用2天时间就将老旧太阳能热水器全部拆除。其间,分组包楼的社区网格员不仅帮居民联系废品回收站、协调临时用水点,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联系公司安装新的热水器。“以前每回遇到大风扬沙天气时,我半夜都要爬起来听楼顶有没有大的响声,就怕那些老旧太阳能热水器掉下来砸到人,现在我再不用担心了。”农行家属小区居民李治军高兴地说。

“解忧杂货铺”创建以来,线上平台累计收集诉求417条,线下“吐槽大会”累计梳理共性诉求51项。新世纪社区建立起“一事一评”反馈闭环系统,每个诉求从征集、实施到完成都建立完整档案,并通过微信群渠道及时向居民反馈进展,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接单、联盟办单、群众评单”的良性循环。经“解忧联盟”多方协调,社区已累计为社区居民办理安装智能快递柜、粘贴外墙保温层、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整治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粉刷小区护栏、做楼顶防水层等民生项目49个,惠及居民5368人,居民满意度达95%。

“解忧杂货铺”创建过程中,新世纪社区居民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加入社区自治队伍。126名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活动;10个独栋楼全部推选出楼栋长,形成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社区还搭建起“居民议事厅”平台,定期商讨楼栋管理事项,真正实现了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现在有了‘解忧杂货铺’,声音有人听、事情有人办,日子越过越舒心!”新世纪居民的心声,正是社区治理成效的最好见证。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