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婴赛场选手调配奶粉。

电工赛场参赛者检查电路。

选手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物。

花艺项目参赛选手精心设计花束。
■就业促进行动 聚合力 惠民生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11月15日至18日,以“匠兴乌海 技创未来”为主题的乌海市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火热举办。
此次职业技能大赛由市政府主办,市人社局承办,我市多部门协办,比赛分别设在市体育中心综合馆、市职业技术学校、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等5个场地,来自全市的279名选手参赛,邀请市内外专业裁判人员37名,决出30名获奖选手。本次竞赛共设CAD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无人机驾驶、养老护理、育婴、中式面点、花艺、砌筑工、化工总控工、电工10个项目。
无人机驾驶竞赛是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这是我市职业技能大赛新增的项目。在这个赛场,参赛选手需要精准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字环绕等科目。16岁的张群栋是该项赛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参赛者,但他却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我从小就喜欢无人机,现在在学校参加了无人机社团。这次比赛还是很有难度的,精度误差也就十几厘米,对应到我们手上就是分毫之差。而且‘8’字环绕科目比赛还要求控制速度,快速通过很简单,控制速度通过反而比较难。”张群栋说。
花艺项目也是我市首次规划的赛事。选手们要完成插花、花环制作等3个科目的比赛,比赛从上午一直持续至下午,对选手审美、设计能力、体力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自己开花店,这次来参赛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都是顾客拿着样品图找我们制作,这次我们要根据现场情况自主设计,而且还对时间有要求,对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参赛选手张萌说。
在其他赛场,选手的表现也都亮眼。育婴赛场,选手观察现场环境,从室内温度、调配奶粉等环节一一操作;养老护理现场,选手为老人拍背排痰、量血压、测血糖,以专业的角度给老人提供服务;电工赛场,选手们在电脑上规划线路……比赛精彩纷呈。“现在,对各行各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我是从事幼师行业的,但是我现在已经从幼儿园管理向托育方向发展了,这也是我参赛的原因,提前学习掌握新技能,适应行业发展。”育婴项目参赛选手殷晓丽说。
除了赛事外,相关单位还在市体育中心综合馆赛场设置了10个展台,包括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展台、8个技能成果展示台。“这些展示均为我市特色亮点技能成果,涵盖农业、科技、文创等各个领域,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成果展示,让更多的技能人才看到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热情。”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丽杰说。
据了解,此次比赛项目均根据社会需求构思布局,所有项目裁判长均为自治区级评委,让我市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用性进一步提高。“我们希望通过比赛为选手搭建切磋技艺、提升本领的专业平台,建立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业’的良性机制,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技能人才、培育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玉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努力构建起全方位的人才“引、育、留、用”体系。近5年来,我市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成果丰硕,全市新增技能人才4.0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2万人,建成自治区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随着一批批技艺高超的“乌海工匠”竞相涌现,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稳步提升、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成长渠道持续拓宽,为我市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