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发展 拼经济 决战六十天
本报记者 黄建飞
10月31日召开的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今年最后两个月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要求全区上下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吹响了“决战六十天”的攻坚号角。
连日来,我市各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部署要求,以事不过夜、决战决胜的劲头,用目标倒逼进度,集中力量把任务往前推、把指标往前赶,争分夺秒抓好任务收官、工作收口,切实稳住全市经济发展基本盘。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
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入开展招商机制完善、招商基础强化、产业链招商攻坚、招商渠道拓展、项目建设提速、规范招商引资等工作,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位于乌海海勃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润新德新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是超组装气凝胶新材料领域的先锋企业,其超组装新材料示范基地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目前超组装供热智能成品管道生产车间已投产,超组装气凝胶毡毯保温材料生产车间预计11月底完成设备安装并进行试生产,超组装气凝胶涂料、超组装新能源电池防火垫片生产车间将按照计划陆续投产。
作为我市重点招商引资的企业,中润新德公司从首次来乌海考察到项目落地开工,前后仅用了半年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这背后,是我市加大力度“走出去、请进来”,奋力拼抢跑出的招商引资“加速度”。
今年以来,我市强化“一盘棋”工作格局,持续完善招商引资制度机制体系,制定《乌海市2025年大抓招商促投资行动方案》《乌海市发展“飞地经济”暂行管理办法》等,确保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明确、抓手有力、重点突出、落实到位。
今年1至9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外招商12次;各区各有关部门组建45支招商引资小分队,派出118个工作组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累计考察企业、行业协会310余家,有力促成新签约项目47个、协议金额273.2亿元。
同时,我市举办或参加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杭州高价值产业项目对接活动、成都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对接活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技术需求对接会、2025年乌海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大会、2025中国(乌海)第四届BDO及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多场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定向招商推介和精准对接。
当前,我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有针对性地谋划项目、招引企业,提升发展的质效。
我市高度聚焦转型发展谋划招商重点,围绕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和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深入研究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用更精准的项目招引推动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围绕固态电池材料及装备制造、可降解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我市建立“一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支招商团队”工作机制,按照“一个产业链、一张地图、一个指引、一群企业”工作模式,逐条为产业链绘制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招商图谱,打造重点企业、重点科研院所信息库,实现按图索骥、靶向招引。
此外,我市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服务保障链机制,紧盯上下游全产业链配套企业、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等,构建“招商部门+各区各工业园区+行业主管部门+国有企业(基金支持)+链主企业”招商模式,形成了招商部门牵头抓总,各区、各高新区主战落地,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技术专业支撑,国有企业按类别参与落地、基金支持,全市链主企业、重点企业积极参加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模式。
1至9月,全市在库在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共176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17.9亿元,同比增速为13.4%,居自治区第6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8.6%,超时序进度3.6个百分点。
发展为要、项目为先,项目建设始终是抓经济、促发展的“牛鼻子”,一刻也不能松劲。进入四季度以来,我市气温逐渐走低,但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潮涌动,建设者的干劲未减分毫,大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奋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压舱石”。
日前,记者来到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乌达绿能低碳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综合服务楼里,工人正在进行墙面抹灰等施工;2号维修车间里,工人正加固外墙板;园区道路区域,工人正在摊铺混凝土路面……建设者争分夺秒地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冲刺收尾。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分两期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维修车间以及6座重卡充换电站、1座加气站、1座加氢站、绿能数字化信息平台、现代化大宗仓储交易中心、智慧停车场、分布式光伏等,于今年6月开工。
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鑫说:“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超95%,综合服务楼、综合办公楼正在进行装饰装修,维修车间基本完工,园区道路硬化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按照计划,项目预计11月下旬全部完工并进行竣工验收。”
乌达绿能低碳物流园将是自治区首个源网荷储绿能低碳物流园,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将其打造成集“光、储、充、换”于一体的绿色智慧物流枢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建成投用后,物流园内的充换电站、分布式电源、负荷侧等可有效连接,实现绿电输送、换电站储能和新能源消纳,形成多能互补的微电网,为园区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苏鑫表示,项目进展顺利,离不开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从手续审批到项目建设,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服务,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让企业省事省时更省心。
我市对重点推进的招商引资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主体、一张路线图”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我市筛选出40个重点项目,建立《市区两级领导包联推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分工清单》,对每个项目逐一明确包联市级领导、领办区级领导和联络员,以更加扁平化方式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导推动项目落地。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需要,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在全市开展了“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工作,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力量,并组建35支“党员攻坚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力有效推动党员在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快速落地落实中,走在前、作表率。
市委社工部还分地区、分类别组建82个“红色服务团”,明确109个服务对象,推行“点对点联系、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平日里,“红色服务团”严格落实深入企业走访、关心民营企业家成长等五方面19项重点任务,合力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用工引才等方面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全市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33个,总投资约1168.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72.1亿元。截至9月下旬,已开复工项目225个,开复工率96.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2.5%,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今年,我市实施的96个新建重点项目主要前期手续共1152项,1104项手续已办理完毕,其中手续齐备项目72个,手续齐备率达75%。
一家家招引企业相继入驻,一个个重点项目加紧施工,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乌海正以奋进之姿、实干之举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