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服务“优” ——乌达区“阳光政务”让营商环境“暖”起来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1-12 10:08:59

本报记者 刘春霞

“过去办理跨区迁移得来回跑、等半个月,现在半天就办结了,真是太省心了!”近日,内蒙古鑫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在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拿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时,连连称赞。这背后,是乌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各环节,以“阳光政务”破解办事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党建是政务服务的“根”与“魂”。该局始终扛起党的全面领导责任,让党建引领成为服务提质的“红色引擎”。工作中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重大事项均由党组成员集体研究决定,确保政务服务方向不偏、力度不减。通过党组扩大会议、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凝聚队伍合力。认真落实区委部署,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实作风为政务服务保驾护航。

“硬件齐全、软件暖心,办事既方便又舒心。”这是如今群众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普遍评价。走进20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功能分区清晰明了:一楼自然人综合服务区、二楼不动产综合服务区和企业服务专区有序分布,咨询导办、24小时自助服务等10个便民功能区一应俱全,免费雨伞、助残设施、热水供应、手机充电等细节服务温暖人心。目前,32个部门的1243项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大厅,开设27个办事窗口,其中23个无差别和分领域综合窗口占比达85%,8个潮汐窗口根据业务量灵活调整,有效解决了办事排长队的问题。2025年3月改造完成的24小时自助服务厅,解决了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难题。

软件服务上,“暖”字贯穿始终:年轻骨干组成的帮代办团队,累计服务1.2万件次,好评率超99.9%,助老助残上门服务惠及百余人次;企业代办帮办专员实行“一企一档”,主动靠前服务163次,电话或上门回访企业66次,助力44家企业成功办理了119个项目审批事项,收到企业赠送锦旗5面,表扬信2封。高效便捷的服务,离不开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乌达区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突破口,构建“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理”服务模式。“企业登记申请材料从20件减到7件以内,办理环节从11个缩至3个,时限从14个工作日压到2个,跑动次数从至少7次减为1次。”工作人员崔畅说。

数据赋能,推动“免证办”“网上办”“跨域办”“容缺+承诺办”广泛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已归集36类电子证照材料近18.8万条,签章率达99.98%,721项事项实现“免证办”。线上,“蒙速办”App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3056个部门4.7万余项服务,自治区政务服务网乌达区子站1329项事项网上可办,办事指南清晰易懂;线下,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整合22个部门550项事项,实现“前台收件、后台审批、统一出件”。同时深化“跨域通办”,77项事项可“跨省办”、183项“全区办”、191项“全市办”,梳理50项告知承诺事项、60项容缺受理事项,让审批效率再提速。

干净透明的服务环境,是“阳光政务”的鲜明底色。该局以“转作风、优服务”为主线,通过警示教育、红色教育等筑牢思想防线;建立“每日巡查”机制,实行窗口纪律作风月通报、红旗窗口季表彰、先进个人年表扬制度;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诚信建设投诉窗口,畅通意见箱、举报电话等监督渠道,结合电子监察系统、“好差评”系统和12345热线形成监督闭环。“好差评”系统运行以来,收到群众评价超20万条,好评率99.98%,差评整改率100%;今年转接的18件12345热线事项均为表扬件,群众认可度持续提升。

一面面锦旗、一封封表扬信,见证着乌达区政务服务质效的持续提升。今后,乌达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阳光政务”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