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员查看市妇幼保健院应急电源存放情况。

老师为孩子讲授消防安全知识。

乌海摩尔城防火宣传墙。

小区电梯门口的提示标语。

■平安乌海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今年的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11月为全国消防宣传月,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了营造全民消防安全氛围,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我市各个公共场所采取了多项举措,让消防安全观念深入人心,防患于未“燃”。11月4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医院、学校、商场和小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医院
守好消防安全“生命线”
医院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部分就诊患者行动不便,同时又配备许多精密医疗器材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出现损失大、疏散困难等问题。因此,医院的火灾防范尤为重要。
在市妇幼保健院,所有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医院各区域设有避难间,如遇突发情况无法快速撤离时,可就近躲避。每个部门均设有火灾任务分配表,医院还制定了特殊患者转移方案,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且不断调整完善,达到人员合理配置。医院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演练,各部门也会根据火灾任务分配表、特殊患者转移方案开展局部演练,保证突发情况下有序疏散群众、保护行动不便的患者和儿童。此外,医院配有应急电源,如遇突发状况,可保证手术正常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医院的消防安全极为重要,我每天都会检查一个区域的消防设施,每周检查医院重要的点位,每月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设施正常运转。医院医用设备较多,设备运行时,我们也要求相关人员时时观察设备情况,如发现过热等问题,第一时间断电并上报。医院也不允许患者私自接入家用电器,如电饭锅等。我们要做到‘层层有责,人人负责,各负其责’,让患者安心就诊。”市妇幼保健院总务科主任李宁说。
学校
知识学习在日常
校园消防安全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不断提升教职工和学生群体消防安全素质尤为重要。
在海勃湾区第十三幼儿园,每个班级门口都贴着由孩子们画的班级应急疏散指示图,图上孩子们画风稚嫩但是消防通道、逃生路线等标注清晰。在楼梯间,微型消防站设施齐全,旁边学校的吉祥物“蝶娃”戴着安全帽提醒着孩子们注意安全。二楼,一个消防栓旁边设置了消防安全角,轻便的消防设施模型方便老师为孩子们讲解消防安全小知识。此外,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学校设置“蝶娃邀您一起学安全”栏目,每个班级门口均设有二维码,扫码后能够看到孩子们参与拍摄的安全知识小视频。
“我们采取责任到人的方式,每个过道、大门均由专人负责。学校还出台了‘安全用电责任分工及处罚明细’,每个电器分配到人,确保校园用火用电安全。我们还让孩子参与到消防安全视频拍摄中,让他们体验感更强,能够更好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海勃湾区第十三幼儿园安全主任杨阳说。
商场
安全巡查不松懈
在乌海摩尔城,一个过道内专门设置了消防安全宣传区域。该区域一整面墙壁上均为防火防灾知识,旁边的微型消防站设施设备齐全,且有专人负责,所有设备定期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在中央控制室(消防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并持证上岗。这里所有消防安全材料装订成册,分类管理。商场出口众多,为了让所有工作人员能够掌握逃生路线,商场每年至少开展2次大型培训,要求商场工作人员、商户全员参与。此外,商场还会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让培训知识真正入心入脑。该商场内不通燃气,所有餐饮店铺均设有“厨自灭”系统,一旦厨房灶台油锅着火,能在3至8秒内快速扑灭火焰,防止复燃。
“每天商场关门前,所有商户均须断水断电,经检查无误后才能离开,随后,安保人员还会进一步检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我们要做的是将隐患排查制度做精做细,并且持之以恒地执行,确保所有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乌海摩尔城消防主管周琴说。
小区
疏堵结合化风险
小区作为居住场所,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小区的消防安全更是这一角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海勃湾区蒙西世纪城小区,为了解决小区道路相对狭窄与居民停车需求之间的矛盾,物业将小区路面改为单行,确保小区安全通道畅通。在小区高层居民楼内,一眼就可以看到消防栓等设施,此外,各种消防安全标语贴在一楼楼道、电梯等区域,提醒居民关注消防安全。为了避免电动自行车上楼,所有电梯安装梯控装置,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会自动提醒并拒绝关闭电梯门,物业人员会定期检查梯控装置,防止人为破坏。为了方便居民充电,避免飞线充电问题,小区内设置5个充电车棚,此外还设有多组充电桩,如发现飞线问题,物业人员将上门劝阻并向社区报备。楼道内乱堆杂物也是小区内容易出现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此,小区物业时时走访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劝阻清理,遇到不配合的业主则报备社区,并继续劝阻。
“守护业主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尽力在方便业主的基础上,保障消防安全。当然也希望业主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小区物业负责人张国辰说。
市消防救援支队
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11月5日,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1至11月全市消防安全形势以及消防救援工作。
截至11月4日,全市共接处警922起,其中火灾扑救381起,抢险救援249起,社会救助163起,安保勤务93起,虚假警36起。共出动队伍971队次,出动车辆1709辆次、出动人员8690人次、营救被困人员144人次、疏散人员9人次,抢救财产价值500余万元,保护财产价值4000余万元,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全市火灾形势总体平稳。
今年,市消防救援支队抢抓“国字号”专项整治行动机遇,牵头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等各专项行动,联合住建、教育、卫健等部门对572家重点单位、341个物业小区、18所学校、27家校外培训机构“精准约谈”16次,签订承诺书1000余份。联合多部门印发《乌海市智慧小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打造11家“智慧消防”样板小区,安装电瓶车禁入电梯、充电车棚火焰识别等智能监测系统2140套。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我市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依法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大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以赴保民平安,也呼吁市民关注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