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沐瑶
当《百年孤独》里梅尔基亚德斯率领吉卜赛人部落敲着磁铁走进与世隔绝的马孔多,科学与外来文明以始料未及的方式席卷了这片原始理想国。自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第一次用金币交换吸铁石,并把它们认作世界第八大奇迹起,布恩迪亚家族就陷入了因固化认知导致的精神孤独之中。当最后一代的奥雷里亚诺终于破译了揭示家族命运的羊皮卷,为时百年的文明却被飓风从地图上抹去,消失不见。
时下,许多人为了拓展信息获取渠道而运用App,其应用后台基于浏览喜好定制好浏览内容,这种“个性化推荐”使人们认知获取途径更加便捷,然而“个性化推荐”在让我们便捷地看到“想看的”内容时,也可能不露痕迹地屏蔽了“应看的”真相,例如在公共事件中营造出扭曲的“信息茧房”。可以说,“个性化推荐”这一由大数据精心编织的功能,在投人所好的同时,也窄化了我们的认知视野。这如同布恩迪亚第一代用珍贵的金币交换吉卜赛人的廉价玩物,我们也在舒适感的诱惑下,不假思索地用宝贵的自主思考能力,去交换一条条重复、低价值的内容。我们日复一日地刷着推荐内容,恰如奥雷里亚诺上校周而复始地铸造小金鱼,陷入了一种看似充实、实则空洞的循环仪式。长久以往,算法在无声无息中预测着我们的偏好与走向,我们却在浑然不觉中,走上了它早已预设好的轨道。即便终有一日,我们像奥雷里亚诺般惊觉自己身处“信息茧房”的无形牢笼,恐也为时已晚,难以挣脱。
当然,我们不能成为信息时代精神马孔多重复制作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只有敢于发挥主动思考能力,来面对“个性化推荐”编织的“信息茧房”,认知的边界才能突破。抛开各App企图强加于身的是非莫辨的“个性化推荐”,第一要务是主动搜索而非被动浏览。不同于被动接受那些被加工甚至篡改过的信息,主动搜索知识是在信息浪潮之中对自我主体性的重拾,是面对信息诱惑依然保持理性与自由的强烈宣誓。
除此之外,更要选择多种认知获取渠道。当移动终端的寻找不能给予我们想要的答案,走向现实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在纸页的翻动间寻觅,在与他人的交流探讨中求索,现实的感受带给我们的将是情感的交互和认知的扩充,而更多角度的不同声音也将在一次次现实求知中进入我们的视野,扩展和突破认知边界。我们能接受到的不再是“个性化推荐”希望我们看到的局部,而是从多面出发,不断接近真相的全部。现实中的认知获取不再舍本逐末地追求方式便捷而放弃所获取认知本身的质量,我们将在现实之中回归本质。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交织,数据试图控制人类命运轨迹的时代,尼采的警言跨越百年仍在耳畔回响。只有克服时代挑战,在辨别中探索,在多渠道中充实认知,我们才能突破认知边界,避免自己的文明被数字飓风从地图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