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春霞)为有效搭建高水平农商合作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展示我市“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市商务局多措并举,通过组织参展、线上推广、农超对接等多种途径,全力推动本地优质产品“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
以展会为平台,提升产品知名度。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吉奥尼、云飞、汉森、沙漠传奇、塞星粮油、王记五牛等1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携鲜食葡萄、葡萄酒、南瓜子、粮油等50余种特色产品,先后亮相“内蒙古臻品全国行”选品会、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云上中蒙博览会—内蒙古线上商品大集”及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等大型展会。通过集中展示,充分展示了我市农业产业的特色与优势,现场销售及意向订单金额达10余万元,为本土品牌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线上线下融合,拓宽销售渠道。市商务局积极引导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融合发展供应链有限公司打造“集采Mall”电商平台,组建专业运营团队,上线优质产品500余种。通过开展直播带货,该平台已累计实现销售额470余万元。此外,市商务局还成功举办“线上年货节”等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带动线上线下整体销售达220余万元,有效激活了本地消费市场。
推进农超对接,畅通农产品上行链路。为帮助本地农产品直达终端市场,市商务局积极组织东仙、万京源、万佳宜购等重点商超,与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乌达区乌兰淖尔镇等农业产区建立常态化产销协作机制。目前,已有50余个蔬菜大棚被纳入商超直采体系,涵盖西红柿、黄瓜、辣椒等10余种时令蔬菜,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近20万元,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