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奋进促均衡 阳光教育谱新篇 ——海勃湾区教育工作综述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1-05 09:28:18

阳光课堂。

参观书法展。

本报记者 毕晓敏 文/图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坚强引领,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两大核心任务,统筹推进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的年度答卷,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能。

建强教师队伍

激发教育内生动力

海勃湾区坚持引育并举,精准施策,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在优化队伍结构方面,海勃湾区通过深化“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近两千名教师参与竞聘,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全年分三批次引进教育人才58名,公开招聘优秀教师4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创新实施“银龄助教计划”,聘请13名优秀退休教师重返讲台,发挥传帮带作用,优化了教师队伍梯队结构。

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海勃湾区构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区级教研平台,分层分类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选派优秀校长赴京参加高端研修,开阔办学视野;《海勃湾区阳光教师梯队培养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构建了“向阳—朝阳—艳阳—骄阳—暖阳”五级梯级培养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路径;通过建立15个“名师工作室”,培养27名学科带头人,形成了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良好局面,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落实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海勃湾区始终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创新育人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校园体育活力迸发,“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面普及,16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顺利通过复核,阳光体育运动深入人心。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各中小学普遍推行“微思政”“新闻时政时间”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与各学科教学。海勃湾区举办23场北疆文化主题活动,覆盖1.6万人次;开展“石榴籽一家亲”红色研学、跨校交流、社区实践等活动30余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升华爱国情怀。创新打造的“思政金课+学科渗透”模式,建设了共享资源库,开发了系列时政述评微课,开展了分学段集体备课,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显著增强。45处特色育人阵地的打造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创建,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

聚焦重点任务

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海勃湾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通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开展专题培训、构建全覆盖的“五级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各学校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全年开展各类应急疏散演练290余次,参与师生超13万人次,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方面,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持续深化,全区17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和食品安全责任险覆盖率均达到100%,食品安全事故保持“零发生”;创新打造“阳光食堂”,引入社会监督员,启用智慧食堂管理系统,实现刷脸就餐、规范结算,幼儿园伙食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修订完善制度318项,确保了膳食经费使用的规范透明;大力规范教辅征订和校服采购管理,实施“阳光教辅”行动,通过印发系列文件、建立自查机制、推行预征订确认单、家长直接向发行单位缴费等方式,有效杜绝了强制征订、代收费牟利等行为,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校服采购管理同样公开透明,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推动各校公开采购方案,规范招标验收流程,确保了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

深化开放协作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海勃湾区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借力优质资源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京蒙教育协作迈出坚实步伐,首批6名教师赴北京东城区进行沉浸式跟岗培训,返岗后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立由京城名校原校长领衔的名校长工作室,聚焦教育管理难题,助力本地校长专业成长;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市第十一中学如期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基础教育实力;市第九中学与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成功签约,开启了跨区域校际合作新篇章。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实现新提升,投入4877万元新建的海勃湾区第十六幼儿园,预计新增公办学位490个,将有效扩充公办教育资源;在“双普”创建中,全区33所幼儿园表现优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园及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等三项核心指标均远超自治区标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普惠优质发展成果喜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勃湾区将继续以奋进的姿态、务实的作风,统筹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努力书写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新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