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有温度 养老有智“惠” ——我市着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0-31 10:44:36

居民在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娱乐。

养老护理员培训。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岁岁重阳,敬老情长。重阳节之际,记者走访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活动室里,老人们愉快地打牌、下棋;为老餐厅里,大家吃着营养可口的饭菜;养老院里,养老护理员贴心服务;市智慧养老监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紧盯数据情况,确保服务到位……近年来,我市深化医养结合,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让老年群体从“养老”变“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居家养老 乐享好生活

“今天帮我做个艾灸吧。”在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黄华小区老年之家,居民刘文香躺在理疗床上等待中医理疗师为她理疗。

今年7月,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黄华小区老年之家正式运行,内设合唱、武术内养功、中医诊疗等多类课程、服务项目,还有为老餐厅,让辖区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加便捷的养老服务。

居民刘文香经常来这里做中医按摩理疗,自从街道有了老年之家,她再没有去过其他地方。“这里价位合适,理疗师手法专业,待人亲和,而且离家近特别方便。”刘文香说。

在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居民们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该中心占地面积 700平方米。室内使用面积200平方米,设助餐点、理疗室、文化室、保健室、棋牌室、理发角等服务空间。室外设有孝乌廊、桑榆亭、民政惠民广场、休闲花园、漫步小径等空间,为老人提供亲近自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以前老人们休闲的地方很少,夏天可以在室外,冬天只能去村委会的一间小活动室玩。现在,我们活动的地方可大了,还有按摩椅等贴心设施。这里还会定期举办活动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对这个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特别满意。”乌兰淖尔镇居民王占亮说。

今年,我市不断完善“六级六边”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集中力量新建(改建)5个以上嵌入式小区老年之家,其中海勃湾区2个、乌达区2个、海南区1个。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黄化小区老年之家、乌达区巴音赛街道朗峰小区老年之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和平社区阳光丽舍B区老年之家、乌达区滨海街道朗峰二期小区老年之家已初步建成;海南区拉僧仲街道青庭小区老年之家正在建设中。新建(改建)3个农区镇养老服务中心,其中,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改造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他两个正在建设中。

人才培养 专业更贴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如何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市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升老年人养老护理水平。

“在帮助卧床老人上厕所前一定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帮助老人喝水也是很有讲究的,鼻饲老人如何护理,能够自主吞咽的老人又有不同的护理方法。”

近日,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市民政局2025年度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正在开展。本次培训共有56个课时,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的模式,帮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老年人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为全市养老服务行业注入专业力量,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此次培训从事或想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由市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和养老培训机构老师担任。”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罗欣怡说。

学员王胡平在我市一家养老院工作5年的时间,但是她一直未取得养老护理员证,此次参加培训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护理能力,持证上岗。“我们在工作时接受过培训,但是一直未考取相关资格证,这次来我觉得很有意义,学到了很多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次回去会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王胡平说。

我市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培训工作,确保年度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培训鉴定和老年人的能力评估任务的全面完成。推动本地职业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发挥2个自治区养老服务人才基地的综合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持续推动“北疆银龄”志愿助老服务行动,完善《乌海市志愿为老服务管理办法》,实现老年志愿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智慧养老 监管有保障

在智慧养老方面,今年,我市也下了大功夫。

“今年乌海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通用界面的基础上专门打造了个性化界面,展现书法等特色元素。此外,我们还对整个系统做了升级。”市智慧养老监管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建新说。

此次升级,机构养老模块全面启用,所有在机构居住的老人信息档案均上传至平台并每月3次巡检,确保老人真实入住,避免出现冒领补贴等问题;护理人员档案也全部完善,护理人员是否有资格证书,证书等级等信息均清晰标注。

机构养老补贴补助管理也全部完善,核准发放补贴人数等均由系统自动判定,相关养老机构只需网上提交申请,等待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即可;养老机构老人能力评估,评估报告直接网络上传,方便档案保存,同时还能根据老人能力等级匹配相关服务。

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还增设了志愿服务模块,志愿者线上线下报名,通过审批后将生成档案信息,此后每次累计服务时间。服务时,志愿者根据下单老人需求开展服务,同时必须服务够时长才能计入服务时间,服务时还需拍照上传,避免虚假服务。“志愿者中服务最长的志愿者已经累计服务6000多分钟了,我们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王建新说。

今年,我市不断推进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工作。根据国家、自治区数字民政幸福养老系统的相关要求,已经完成乌海市智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养老服务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功能优化、界面设计等整体升级改造。与公安、人社、卫健、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共享,配套相关数据链接,录入老年人信息11.2万条。简化为老服务补贴资金发放程序,推动办理流程线上化,提供便捷的在线申请、审核、查询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正在对全市九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和能力评估,建立精准化管理台账,目前已对10家养老机构完成评估工作,评估范围覆盖入住养老机构全部老年人。同时,针对九类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成功采集4080人的相关信息,评估九类老年人2184人。

从社区食堂的烟火气到机构养老的专业守护,从智慧平台的精准响应到居家养老的多样选择,我市正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供给、社会参与”的全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案例,让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多层次、多样化的满足,让“夕阳时光”浸润温情。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