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过摆渡船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0-31 10:35:28

姜春霞

“喂——船上有人吗?”候船的人站在河岸的乱石滩中,双手拢成喇叭状,抵在唇前大声呼喊着。在偏僻、幽静的黄河渡口,喊声穿过指缝,被风吹向远方。

夕阳西下,余晖洒落,河面上泛着橙红色的光,一群白鸽低飞掠过,留下一串串涟漪,缓缓漾开,弥漫在河面上。河对岸停泊着一渡船,小船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随着水波摇晃着。

少顷,船篷里钻出一人,双手围在嘴前,操着方言大声喊:“等阵儿哇!欢欢儿过个呀!”

黄河穿城而过,将乌达与海勃湾从地域上隔成了东西两岸,故早年曾有河东与河西的称谓。两岸人往来,只有一座1958年建起的铁路大桥,桥梁两端有部队哨所日夜值守。营房在桥梁西侧属乌达市,桥梁东侧是一个农场,属海勃湾市。两岸人过河或辗转去坐火车,或乘渡船,冬季冰面踏冰,徒步穿行。1988年河面上架设了一座浮桥,但只能夏季通行,冬季就撤了。

那时,我家在河西南大沟,离黄河不远。几栋青砖矮房,周围黄沙漫漫,沙丘连绵,南面一条百米宽、丈许深的大壕沟,一直通向黄河岸畔,风起的时候,大沟里发出呜呜咽咽的怪声。

那年月,每家五六个娃,个个像土里长出的麦子一样结实。那一年,大姐考上了医学院,临行前,欲与家住河东农场的同学小俊道别,顺便将之前借的书还给她。我和三妹兴奋了一晚上,因为母亲答应我和三妹陪姐姐一起去。第二天,我们一早整装出发,姐姐给小俊带了两只小白兔,用一只柳条筐装着。等我们走到渡口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渡船停运,乘客四方散去。我们跟随几个去火车站的大人,一起到了三道坎火车站。

坐了半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我们到了海勃湾火车站。在车站周围的街上转了一圈,没看见一辆公交车,街上只有拉煤的大货车和拉货的拖拉机。

姐姐说,之前小俊在来信中详细描述过她家的地址,说顺着铁路走就能找到。于是,我们沿着一条碎石小道,爬上两三米高的铁路护坡。

爬到坡顶,已是正午时分,大风停了,灰暗的天空变得湛蓝,大朵大朵雪白的云絮,从头顶飘过,仿佛触手可及。

枕木排列整齐,约一步的间距。我们迈着大步,默数着步数,丈量铁路的长度。我们甚至能够想象车厢的数量,那种新奇感至今留在记忆中。

忽然,我们感觉大地开始震颤,远处传来一声低吼,沉闷而悠长。大姐喊了一声:“火车来了!”我和三妹跟着大姐往坡下跑,“咣当、咣当”的声音逼近,像重锤砸在胸膛。我手里拎着的小筐,也滚落到坡底,幸好小白兔安然无恙。

惊魂未定,继续前行,忽然发现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到一片绿树掩映的房屋,姐姐大喊:“就是这儿!”我们跑下护坡,朝那片绿地奔去!

小俊家的院落用木栅栏围着,几只鸡悠闲地在院子里踱着步,拐角处拴着一条大黑狗,见我们进来狂吠几声,便钻到窝里去了。村里十几户人家,偶尔听见几声鸡鸣狗吠。小俊的父母不在家,小俊说父母下地干活还没回来。

没多久,小俊父母推着架子车回来了,车上装着几筐黄瓜和西红柿。小俊母亲微胖,皮肤黝黑,密发浓眉。父亲个子不高,很瘦,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得知我们是顺着铁道找到家的,他立刻伸出大拇指。小俊母亲连忙说:“你们歇着,姨去炒菜!”

一会儿工夫,素炒土豆丝、炒鸡蛋、拌凉粉和拌黄瓜端上了桌。菜都是用小盆盛着,还洗了一大盆黄瓜、西红柿和小葱,还有一大摞摊煎饼。

太阳偏西,暮色渐沉,我们要回去了。小俊母亲给我们带了一些黄瓜和西红柿,让小俊和两个大弟弟送我们到渡口乘船。

到了渡口,已有七八个人在等船了。听说得等够十几个人才能摆渡一趟,几百米宽的河面,摆渡需要30多分钟。

许久,没有人来,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橙黄色,远处青黛色的山峦渐渐模糊起来,船夫说,最后一趟了,有几个就上几个吧!

船夫弯腰解开缆绳,站到船头上,双手握住竹篙,往河里用力一撑,船头便破开浮萍离岸,驶向河中。船身轻轻一晃,我的心也跟着荡了起来,我们姐妹抓住手,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呼吸变得急促,那种感觉至今难忘。

1976年,乌达市与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了乌海市,如今已在黄河上建了许多大桥,有公路桥和铁路桥,大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铁桥、浮桥、渡船、踏冰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后,形成了烟波浩渺的乌海湖,位于库区的小俊家也领到了不菲的拆迁款,搬离了河东农场。原本浊流翻滚的黄河水,变成了碧蓝如镜的湖水。

乌海湖大桥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碧波万顷的湖面之上。站在桥上俯瞰乌海湖,118平方公里的水域,像一块被岁月打磨千年的蓝宝石。乘一叶扁舟,行于水面,碧绿丛中,橘红色的救生衣,静谧而又耀眼,船身摇晃,响起一片欢呼,惊飞了野鸭和候鸟……

往西是乌兰布和沙漠,沙山蜿蜒、金光璀璨,依偎在湖边,宛如金色的海洋,与碧波共舞。站在沙丘之巅远眺,那种壮阔和苍茫尽收眼底,让人惊赏大自然的神奇而心生敬畏。

甘德尔山陡峭而雄浑,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俯瞰着脚下的土地。城区建筑群倒映湖中,宛如巍峨的城堡,水墨画中的青山,呈现出一幅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画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乌海湖独有的自然环境,每年春秋季吸引了成千上万只候鸟到此繁衍栖息。人们漫步在蜿蜒的环湖道上,绿树葱茏、凉风习习,尽情享受惬意的时光。

抬眼望一望远山上熟悉的沟沟岭岭,看一看近在眼前的一草一木,闻一闻乌海湖水溢起的湿漉漉的芳香,这母亲一样的温馨,是这片故土独有的味道,是对乌海人几十年众手植绿、呵护生态的最好褒奖。

时光如水般流过,那河、那船,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