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心灵都值得守护 ——市精神卫生中心探访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10-14 14:27:03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无论是工作、学业、家庭,还是人际关系,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压力,容易使人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市精神卫生中心多维度、全方位开展服务,帮助市民积极面对和解决心理问题、享受美好生活。

服务全覆盖

呵护心灵少跑路

“您好,这里是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

“我最近情绪特别不好,每天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影响工作……”

几乎每天,市精神卫生中心都会接到来自市民的咨询电话,他们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需要医生介入干预避免发生意外。

据了解,市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设置于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该中心设置有12356心理援助热线接听系统,每日派专人接听电话,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帮助。“我们每个月会接到四五十个电话。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该热线,我们还通过2路、14路、15路公交车宣传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让市民记住电话,遇到问题主动拨打。”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郭旭说。

近年来,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加强与多部门合作,让居民少跑路。在海勃湾区成立睡眠心理门诊,专家坐诊,方便市民就医;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蒙医医院合作,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定期坐诊;与市樱花医院达成合作,将设立精神心理相关病区。

大力开展医校联合、医企联合。全市共建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4所,全市45所中小学全部建有心理咨询室。共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81人(专职53人、兼职28人),能够保证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中级或认证合格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云平台学校分站点,为全市中小学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与社区、企业合作,定期为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

“不少居民对于精神、心理类的问题还是有病耻感,我们与多部门合作,在三区多点位定期开设门诊,目的就是让市民放心就医,安心就医。”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王仲兴说。

技术有保障

心灵保健更专业

近日,市民王先生因睡眠障碍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科住院。头天晚上,医生为他佩戴睡眠监测仪。经过一晚的监测,第二天,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科技师王苏鸿拿到监测结果逐帧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王先生主要的问题为睡眠紊乱,深度睡眠缺失,且伴有呼吸暂停。“通过设备监测和人工分析,我们能够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会生成一份报告,医生则会根据我们的报告为患者诊疗。”王苏鸿说。

市精神卫生中心新设立的中医科内也有不少患者在接受诊疗。“我们科室通过针灸、理疗等方式为患者减轻精神、睡眠问题。通过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更高效地为患者治疗。”中医科护士郑宇舒说。

作为专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引进多样化的诊疗设备,培养更加专业的诊疗团队。医院围绕临床医学治疗、临床心理治疗、睡眠监测及睡眠障碍治疗、临床康复治疗四大体系,不断健全精神卫生服务,强化特色业务,开设精神科、临床心理科、老年精神科、艺术行为治疗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心身医学体检等多个临床科室及门诊。引进先进的专科检查、治疗设备,如经颅磁刺激仪、睡眠分析仪、眼动检测仪、心理CT系统、认知功能矫正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宣传很到位

放松心情敢就医

“有精神、心理疾病很正常,就跟发烧感冒是一个道理,需要就医吃药。千万别因为病耻感耽误治疗。”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主任刘艺说。

近日,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海勃湾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市人民公园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为市民测血压、量血糖,现场答疑。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宣传活动,通过宣讲,让市民关注精神卫生。”刘艺说。

近年来,市精神卫生中心广泛开展宣教活动,通过举办义诊、讲座等形式开展“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2025年,共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服务62场次、健康巡讲54场、健康义诊8场,服务人数6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和健康促进产品6300余份。

“心理问题如同‘心灵感冒’,多数人都会遇到心理困扰。我们作为市民‘心灵’的守护者,将进一步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公众的幸福感。”王仲兴说。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