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我市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实践,近日,市总工会组织召开“新时代职工畅谈投身生态环保事业”主题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业的一线职工代表、先进个人及生态环保领域工作者齐聚一堂,结合自身岗位实践,分享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经历与感悟,旨在进一步凝聚绿色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广泛动员全市职工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以实际行动为乌海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事业发展中心屈伟:
借助科技力量为黄河注入生机
面对黄河流域生态难题,我们深耕技术难关,借助科技力量为黄河注入生机,助力生态文明发展。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珍稀鱼类瓦氏雅罗鱼人工繁育项目,突破了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的技术空白,为瓦氏雅罗鱼种群延续提供技术支撑,也为黄河中上游水域生态平衡筑牢根基,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进步。如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已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漫步乌海湖畔,水清岸绿,候鸟翩跹,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乌海全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涌龙:
严防油污水进入母亲河
我们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为防止船舶油污水泄漏对水体造成污染,为每艘船舶配备了专用的油污水收集装置,并对油污泄漏处置开展培训演练,长期配备围油栏、吸油毡等物资,有效降低了油污水对景区水域的污染风险。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主要景点等显著位置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和宣传栏,提醒游客爱护景区环境,景区内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等现象明显减少。如今,乌海湖景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优质的生态资源,成为了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上的关键驿站,每到3月,成千上万只水鸟栖息在乌海湖面,不仅为景区增添了勃勃生机,更是对我们生态保护工作成果的生动诠释。
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公司靳坤: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我们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干熄焦及余热发电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践行“双碳”目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公司的一员,我既是这一转型过程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我相信,乌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乌海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石怀文: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城市生态的重要保障
早期的乌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面对严峻的生态挑战,乌海市人民万众一心,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沙化土地治理。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对固沙治沙至关重要,我们通过技术革新将处理达标的中水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生态灌溉,为“浇绿”这片土地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保障。如今,乌海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沙进人退的局面逐渐扭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份“绿色成绩单”的背后,是无数的普通建设者年复一年的坚守与付出。
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孙涛:
环保不是负担 而是新的增长点
环保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每个企业生产环境息息相关。对企业来说,做好环保工作不仅是为社会贡献力量,更能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比如,乙炔除尘改造项目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每年还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除尘灰回收利用项目,每年可减少固废外运的同时,还能创造额外收益。许多案例证明环保不是负担,而是新的增长点。作为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更应主动探索绿色生产方式。企业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长远生存,员工也才能有更稳定的未来。
乌海市城泰建工有限公司魏亚虎:
工地环保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工地环保的重要性。从事现场管理工作多年,我见证过尘土飞扬的工地,也见过精心规划的绿色工地。近年来,我们已经在环保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在施工现场安装除尘设备,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加强垃圾分类与回收,以及开展绿色施工培训。这些措施虽然细微,却实实在在改善了工地环境,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环保之路任重道远,我呼吁每一位从业者都树立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减少施工噪音,控制扬尘污染,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只有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公司西来峰分公司吴英:
生态环境好了 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了
乌海是一个“一半沙漠一半海”的城市,在我小时候,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晚上看不到星星,时不时会有沙尘暴来袭。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乌海坚决扭转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的惯性思维,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延伸,向着打造生态环境美,产业竞争力强,城市品质优的方向阔步前行。如今,我们跻身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多次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让小小的乌海与世界接轨。茶余饭后,人们总喜欢在乌海湖边散步休闲,欣赏美丽的乌海湖景色,感受山水相拥的惬意。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随之提升了。
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苑振华:
让化工生产一开始就带上“绿色基因”
每当我们提到化工产业,很多人会先想到“污染”“排放”,提到生态保护,又常觉得要以牺牲产业发展为代价。实际上,化工生产与生态保护,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协同共生的必答题。在“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如何推动二者有机结合,既是破解环境难题的关键,更是化工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通过技术革新从起点降低污染,比如用生物催化剂替代传统重金属催化剂,在合成医药中间体时不仅减少有毒废弃物,还能提高反应效率;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工艺,让原料中的原子尽可能全部转化为产品。从“被动治污”到“主动控污”,源头减量让化工生产从一开始就带上“绿色基因”。
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赵强军:
争做绿色生产标杆
新能源产业承载着推动社会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的使命。我们所生产的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应用于新一代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动力源泉,最终是为了减少传统燃油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新能源材料制造是我们选择的赛道,但守护好乌海的绿水青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不仅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创造经济效益,更要争做绿色生产的标杆、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内蒙古科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姜深伟:
努力推动企业向 “零排放”目标迈进
我们企业将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其融入每一道工序、每一位员工日常的行动准则。首先,在生产流程优化上,以“减污降排”为核心,从源头切断污染。其次,在废水处理与回用方面,公司污水站构建了废水零排放的闭环体系。在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方面,我们注重打造“全员参与”的环保氛围。通过持续不懈奋斗,加大环保投入,引进先进的固废处理设备,废水蒸发设备,我们努力推动企业向“零排放”目标迈进,为守护蓝天白云、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更多力量!
(市总工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