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创新种植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村民们忙着分拣、装箱红薯(珮溪 摄)
这两天,库伦旗六家子镇大坝村3000余亩红薯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村民们忙着按红薯个头大小分拣、装箱、装车,五颜六色的包装箱与排列整齐的褐红甘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丰收风景线。
今年5月,六家子镇兴福农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沙地红薯,让分散的土地聚成“增收田”。“销路不错,基本都是外地客商订购的,最远是山东、河南,现在大约订出去几百吨,计划到10月末这批红薯全部收完。价格还可以,都在一块钱以上,一亩地能剩1000块钱左右。”六家子镇兴福农业种植合作社成员陈树宝说。
工人们忙着搬运采摘的红干椒(珮溪 摄)
与此同时,走进库伦旗六家子镇塔斯海村千亩红干椒种植基地,百余名工人分工协作,采摘、装袋、搬运,连片的红干椒透着丰收的红火劲儿。今年 4 月,塔斯海村引入内蒙古德斯福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整合1000 亩零散地块连片种植,并签订定向收购协议,企业保底价回收、保产量预期,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省心。“一亩地利润在2000块钱左右,价格不错。这片地的话应该再有明天一天就差不多采收完。”塔斯海村党支部书记孙伟华表示。
连片的红干椒透着丰收的喜悦(珮溪 摄)
近年来,库伦旗六家子镇深入挖掘农村农业资源潜力,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引领、农户散种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红干椒、沙地西瓜、葵花等特色种植业,2025年,全镇种植红薯1万亩,红干椒5000亩,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