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深入实施“助企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软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全区经营主体突破300万户,较2024年末增长10.37万户。
国庆假期,包头市九原区的内蒙古润晨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项目自今年4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10月中旬竣工验收。在项目建设之初,九原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就主动联系企业了解需求,帮助企业办理环评、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原本2个月才走完的流程,压缩至20个工作日办结。
内蒙古润晨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 陈绍喜 这个效率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这几年我们也是明显感觉到包头营商环境的改变,也真真正正地能够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去办实事。
包头市九原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布尔古德 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工作的五个服务模式,上门服务、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保障服务、暖心服务,全力优化项目服务流程,为企业当好服务员。
在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各级职能部门靠前服务,把政策送上门。9月30号,在呼伦贝尔安琪晟通糖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围绕企业产能受限、品牌溢价不足等发展瓶颈,开展“一对一” 精准指导,逐一解答企业生产线扩产中遇到的困惑,全力推动扩产手续高效办理。
呼伦贝尔安琪晟通糖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久鹏 现在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手把手教我们准备材料、对接流程,预计10月底日产(能)能提升62.5%,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今年以来,自治区各地各相关部门以“助企行动”为抓手,帮助本土企业拓市场、找订单。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出台驻区国有企业重大项目推进协调工作机制、自治区服务央企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目前,自治区层面受理各类企业主体问题共898个,已解决问题698个。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持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托“蒙企通”平台等渠道,常态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破解企业准入准营难点堵点问题,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今年前8月累计惠及企业18.7万户。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 董贝 聚焦奶业、稀土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4个全国质量强链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质量问题清单和重点攻关项目清单,累计为企业出具检测报告15533份、解决企业质量难题近1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