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现场
齐声合唱祝福祖国
观众热情高涨
与国旗合影
本报记者 鲍维/文 高瑞鹏/图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乌海市2025年“十一”升国旗仪式在市人民广场举行。我市各部门干部职工代表、中小学师生代表、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代表等社会各界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用最赤诚的情感向祖国母亲致以生日祝福。
仪式尚未开始,广场上已汇聚起熙攘人群,人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之情。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张靖璞穿梭于人群中,一边指引观众按区域有序站位,一边耐心解答大家的问询。“为保障仪式顺利举行,我们早上8点就到现场了。”她边说边转头看向身旁的女儿,“这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我带着孩子让她在帮我分发小国旗、引导观众的过程中,直观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也能从活动中让她感受祖国的强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后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9时整,广场上的喧闹声渐渐平息。仪仗队员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行进至旗杆下,厚重的脚步声在开阔的广场上回荡,每一步都深深叩击着在场人员的心弦。市第九中学学生苏洺萱站在学生代表队列的前排,目光紧紧锁定在即将升起的五星红旗上。她说:“能站在这里参与升国旗仪式,我既紧张又光荣。昨天我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敬队礼的姿势,就是想以最标准的姿态,表达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代表昂首挺立,合唱国歌的声音铿锵嘹亮;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代表神情坚毅,目光紧紧追随着国旗;现场各界群众纷纷举起手机,镜头对准旗杆方向,定格这一庄严肃穆的神圣瞬间,滚烫的爱国情怀在每个人胸中激荡,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于此刻悄然浸润人心。
升旗仪式结束后,国旗下进行演讲《致祖国的一封信》。演讲者将对祖国的赤诚热爱与深切祝福融入字里行间。自治区道德模范代表乔高磊站在观众席前排认真聆听,他感慨道:“我为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倍感骄傲,更因家乡的振兴发展满怀自豪。此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信念,未来我会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
随后,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奏响,悠扬的琴声如草原清风拂面,将对祖国的眷恋融入每一个音符,引发全场共鸣。马头琴的婉转余韵尚未散尽,合唱《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又响彻广场,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音乐舞蹈协会的队员们身着红色礼服,排着整齐的队列走上舞台,歌声响起,现场气氛逐渐走向高潮。队员顾艳君唱得格外投入,声音里满是激动之情,“能以这样的方式为祖国庆生,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也让我对‘爱国’二字有了更具象、更真切的理解。”
活动结束后,广场上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大家纷纷在国旗下驻足,有的与同事并肩合影,有的带着孩子记录与国旗同框的瞬间,欢声笑语中满是对祖国的祝福。这场“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活动,不仅是一次庄重的节日庆典,更是一堂浸润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每个乌海人心底,更以精神感召凝聚起奋进力量,激励着全市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汇聚干事创业合力,携手奔赴与祖国共奋进、与家乡同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