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刚柔并济 赤峰红山产业园奏响蒙东产业发展强音

A+ A-
编辑:郝彬 2025-09-25 11:39:03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岩) 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产业园正在以独特的产业发展路径,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在蒙东大地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内外兼修:激活产业协同“双引擎”

内强造血,医药农畜筑牢民生产业根基。红山区是自治区医药工业起步最早地区,也是自治区医药产业重要集群。依托政策支撑,这里聚集了30余家医药企业,形成化学制药、中蒙药、医疗器械等完整产业链。2024年实现产值16.7亿元,为区域医疗健康事业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正在走出自治区,与北上广等地龙头企业对接,承接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产业转移。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样成果显著,70余家企业覆盖肉蛋奶、粮油、中央厨房等领域,2024年产值达8.7亿元,成为当地保障民生供给、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纽带。

外拓“筋骨”,装备制造壮大工业实力。装备制造业是园区“外用”赋能的核心板块,60余家企业通过“园中园”建设实现提档升级——产品从传统的环保锅炉、矿山设备向电子信息、3D打印、绿色采暖等新兴领域延伸,2024年实现产值2.3亿元,不仅夯实了红山区融入京津冀、东北协同制造体系的基础,更为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刚柔并济:打造产业特色“新标杆”

刚则“硬核”,冶金产业挺起工业脊梁。冶金产业是园区的“硬核”支柱、“压舱石”。依托国家推动现代冶金产业升级的政策,形成“一铁一锌一铜”的产业格局。扎根园区的远联钢铁连续多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年产能达450万吨粗钢;中色锌业年产锌产品21万吨,生产规模位列全国第9位。2024年,园区冶金产业实现产值506.6亿元。

柔则“灵动”,羊绒产业织就开放名片。以羊绒为主的纺织产业尽显“柔性”魅力,世界名牌爱上来自赤峰的“中国绒”。入驻园区的10家相关企业共同构建起梳绒、纺纱、制衣的全产业链,产品远销英美日韩等19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园区纺织产业产值突破12.4亿元,成为红山区出口创汇的重点产业,更通过智能化改造、国际合作,让“蒙东羊绒”成为兼具品质与口碑的一张名片。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围绕产业升级、园区提质出台了系列针对性政策——支持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冶金、农畜加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鼓励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红山产业园精准对接政策导向,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驱动力,持续释放发展的潜力。

如今,红山产业园正以“内外兼修”的协同之力、“刚柔并济”的特色之优,为蒙东地区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