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促“兴” ——乌海公安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9-25 10:32:59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本报记者 赵永刚

“原本以为换领身份证会很麻烦,耽误工作时间,没想到民警直接上门服务,太贴心了!”近日,市公安局民警将移动便民警务车开进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纳集团,为数百名企业员工集中办理居住证登记、身份证补换领等业务,赢得员工一致好评。这暖心一幕,正是乌海公安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的生动缩影。

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更是经济发展“硬支撑”。近年来,市公安局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创新推出高效服务、法治护企、联动共治等举措,构建起“全链条、精准化、有温度”的公安服务体系,以务实行动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精准高效服务

把便利送到企业心坎上

“警企联络方便,需求响应迅速,公安机关的执行力让人佩服!”乌海市榕鑫能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公安部门的警企联络服务由衷点赞。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乌海公安全面推行“警企联络官”制度,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民警,点对点对接重点企业与重大项目;通过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建立“线上+线下”全天候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收集、研判并解决企业在治安、交通、出入境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政务服务上,乌海公安持续做“减法”、提效率。针对企业办事的特殊情况,推行“容缺受理”机制,企业负责人持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先行办理治安业务,事后补齐材料即可。同时,统筹交管、治安、经侦等多警种力量,推出涵盖反诈宣传、经济犯罪预防、证件办理等10余项内容的“助企拼盘”服务,主动上门为企业“一站式”解决多元需求。截至目前,已开展“拼盘式”服务15次,服务企业员工超2000人次,解决企业诉求60余项。

严打涉企犯罪

筑牢经济安全“防护网”

“地磅被安装干扰模块,每日近百辆运煤车过磅,长期下来损失不堪设想!”前不久,海南区公安分局接到某公司报警,称地磅称重数据与实际严重不符。

民警初步排查未发现内部人员作案痕迹,随即调取磅房监控,发现数名蒙面人夜间潜入地磅下方操作。通过走访运煤车司机,警方锁定车队负责人赵某,查明其与耀某合谋,由耀某联系技术人员安装干扰模块,串通供应商、司机非法获利。办案民警循线追击,不仅抓获赵某、耀某,还跨省捣毁藏匿在江苏的干扰模块制作团伙,缴获大量设备与工具。

近年来,乌海公安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聚焦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侵犯知识产权等直接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以及串通投标、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开展“昆仑”系列、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集中攻坚等专项行动,坚持快立、快侦、快破,最大限度追赃挽损。

法治先行解忧

搭建警企联动“连心桥”

“多亏民警调解,我们的矛盾总算圆满解决了!”近日,国家能源集团专门致电海南区公安分局公乌素派出所,感谢民警化解员工间的工作纠纷。

此前,公乌素派出所民警在乌海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安全宣传时,某公司负责人反映,两名工人因工作原因多次闹矛盾。为防止矛盾激化,民警立即反馈给助企调解员。考虑到双方工作繁忙,调解员约两人在非工作时间到调解室沟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促成二人握手言和。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落实助企调解员制度,深入企业精准对接需求、贴心服务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警企良性互动。”公乌素派出所民警马翔说。

公乌素派出所辖区企业密集,涉企警情与矛盾纠纷占比达70%。以往,这类问题多通过报警电话反映,处理存在滞后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派出所联合企业组建“先锋义警队”,建立“助企调解员”制度:以园区警务室为平台,“义警”先期介入矛盾纠纷,民警全程指导;遇复杂情况,助企调解员深入企业处置,必要时协调多部门联合化解。

作为市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助企调解员”制度依托“助企警官”定期开展企业内部矛盾排查,无论是员工日常摩擦,还是薪资、合同纠纷,均第一时间介入解决;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企业员工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助企警官”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次、法律讲座3次,化解涉企纠纷10起,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