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村 看振兴
本报记者 王超
9月22日6点,乌达区三道坎街道胡杨社区居民张平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去葡萄园照料他的“金豆豆”。作为社区里的种植大户,今年他扩大种植规模,预计葡萄产量可达5万公斤。
园内,张平正小心翼翼地将刚采摘的美人指、夏黑、巨峰葡萄码放进保鲜筐。“这些果子娇贵,一点磕碰都会影响品质。”张平边说边指挥儿子发动货车。货车驶上新修的富农路——车轮碾过去,没有往日的“咯噔”颠簸,只剩“沙沙”的轻快声响。
“以前哪是路,根本是‘拦路虎’!”提及从前的路况,张平止不住摇头,“再好品相的葡萄,一路颠到市区,也得掉粒破皮。现在小路直通区里主干道,10多分钟进城区,果子品相完好,客商抢着要,来采摘的游客也明显多了!这路修得,比发给咱发红包都实在!”
这样的“甜蜜变化”,正是乌达区三道坎街道“一镇街一实事”民生项目结出的民生果子。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问题,胡杨社区党委今年多次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民情恳谈会,广泛吸纳民意,科学制定方案,最终对7条近5000米的农业生产便道实施全面提升。施工过程中,不仅彻底修复了破损路面,还同步完善排水设施,并新增50盏农区路灯,全面提升了道路质量与安全水平。
路通,只是第一步;思路新,才能打开新天地。硬件升级后,胡杨社区迅速将目光投向“产销衔接”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直播电商”这一新路径。
“家人们看过来!胡杨社区葡萄丰收了,葡萄皮薄肉厚、汁水饱满,现摘现发,价格实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咨询下单,也欢迎大家有空来我们美丽的胡杨社区亲身采摘品尝……”在胡杨明珠有机葡萄采摘园内,社区副主任杨少军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他用亲切的乡音,娓娓讲述着田间地头的种植故事、丰收的喜悦,让屏幕另一端的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胡杨社区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与独特魅力。
社区“搭台”,多方“唱戏”。胡杨社区党委一方面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化身“乡土主播”,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本土新农人,壮大电商队伍。通过直播,不仅直接带动葡萄线上销售,也生动展示田园风光与采摘乐趣,成功吸引周边市民前来体验,逐步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消费新模式。
“路通了,客来了,居民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胡杨社区党委书记张杨曼介绍,通过鼓励居民直播带货和在市区开设销售点位等多种举措,社区葡萄销量显著增长,像胡杨明珠有机葡萄采摘园近期日销量已接近2000公斤,加之新路通车带来的运输损耗下降与收购价提升,算下来,农户每亩能增收约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