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海田野眺望乡村全面振兴新面貌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9-23 09:47:39

在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农田里收割玉米。

本报记者 王蒙 文/图

金秋9月,走进乌海的田野,玉米穗饱满,葡萄满架,农区居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乌海的田间地头,感受这座工业城市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的铿锵步伐,解读这座塞外小城如何以城郊型精品农业为笔,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面貌。

高标准农田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现在靠科技、靠政策!”乌达区种植户秦国庆望着自家的玉米地感慨道。

走进乌达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连片的玉米已进入成熟采收期。秦国庆正忙着组织农机手为秋收做准备。

“我承包了1100亩的高标准农田种植玉米,现在种地省工、省水、省肥,机械化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秦国庆抹了把汗,脸上洋溢着笑容,“按现在情况来看,玉米长势比去年要好,预计亩产在850公斤左右。”

我市耕地面积14.2万亩。如何在这有限的土地上保障粮食安全?乌海态度坚定:向高标准要效益,向科技要产量。

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万余亩,预计产量5万余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丰收答卷”。

这一“丰收答卷”的背后,是多项硬核举措的叠加发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项目0.4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3万亩,推动粮食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将2024年实施的4.36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后期管护经费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确保“良田”持续发挥“粮效”。如今,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已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葡萄产业

串起乡村全面振兴“致富链”

9月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走进乌达区吉奥尼酒庄种植基地,一排排的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果实,工人们正忙着进行采摘。酒庄内,葡萄酒生产线正在运行,一颗颗饱满的葡萄经过清洗、破碎、压榨、发酵等工序,变成了美味的葡萄酒。

“我们酒庄今年种植酿酒葡萄900亩、10余个品种,从目前来看,无论是葡萄果实的品质,还是产量来说,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内蒙古吉奥尼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部长石波告诉记者,“今年我们还积极推广,参加了10余场参展活动,远到上海、广东等地。”

我市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近年来,我市深耕葡萄特色产业,推动葡萄种植园区化、标准化发展,延伸葡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今年,葡萄果汁、葡萄干项目相继投产,标志着乌海葡萄深加工实现了由单一葡萄酒向多品类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我市持续加强“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壮大特色品牌影响力。9月15日至17日,我市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葡香乌海 沙漠看海”乌海葡萄特色农产品暨文旅商务推介展示会。此次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进一步开拓了农产品在京销售市场,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让更多优质葡萄产品走向全国。

特色产业

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

除了葡萄产业,我市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在海勃湾区康味绿境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设施大棚内,李瑞刚正仔细查看蔬菜长势。他们公司的温室是我市今年改造提升的142亩设施中的一员。

“今年我们升级改造了14个大棚,现在温室的保温性能好了很多,还上了智能系统,蔬菜长得更好了。”李瑞刚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的蔬菜产量能提高20%~50%,预计一个棚就能收入10万多元。

2025年,我市计划新建设施农业300亩,改造提升设施面积130亩,盘活闲置温室328.02亩。截至8月,新建任务已完成82.6亩,改造提升完成142亩,盘活闲置温室43亩。30亩设施蔬菜“看禾选种”平台已选育10个新品种,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源支撑。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近万亩、产量2万余吨,均完成全年目标的60%以上。

在特色养殖方面,全市牲畜总头数20.17万头(只)、肉类总产量6682.86吨,禽存栏83.46万羽、禽蛋总产量7302.4吨。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区居民的“钱袋子”。

美丽乡村

描绘宜居宜业“新画卷”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走进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彩绘的房屋映入眼帘。村里正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改造。不久后,这里的居民就能喝上与城区同质同源的自来水。

“过去村里道路坑洼不平,下雨天泥泞难行。现在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还通了公交车,生活更方便了。”居民梁丙仁高兴地说。

今年,我市投入1亿余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改造、农区道路提升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农区普惠性托育服务,实施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改建项目,组建“1执业医师+1护士+1村医”团队,让农区“一老一小”医疗服务得到有效保障。

改革创新

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在千里山镇新丰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点,几名居民正在咨询土地经营权流转事宜。今年,我市在这里新建1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点,同时,依托“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备案和流转监管。目前,平台已经备案流转合同1961份,涉及面积2.17万亩。

“通过服务站,流转信息更透明,手续更规范,收益更有保障,我们流转土地更放心了。”正在办理流转手续的种植户张军说。

同时,我市还组织各区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摸底调查,重点梳理新增耕地和权属争议地块情况。今年以来,累计完成63户(678.84亩)遗留问题处置和确权登记工作,为后续新增耕地利用和耕地二轮延包奠定基础。

站在2025年的丰收节点回望,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是高标准农田里的麦浪滚滚,是葡萄架下的笑声朗朗,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生动注解。乌海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郊型精品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乌海智慧”和“乌海力量”。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