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精准赋能中小微企业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9-19 10:08:56

■金融助企在行动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积极践行“征信为民”理念,紧扣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让供应链资金顺畅“转”起来

我市某钢铁企业的车间里,轧钢生产线平稳运转;上游数十家中小微供应商按订单有序推进原材料供应——这一供应链的顺畅运转,离不开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助力。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引导内蒙古银行乌海分行与该企业积极对接,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深入企业经营场景,制定5000万元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云链贷”融资方案,有效缓解了该企业的付款压力,更让上游中小微供应商通过应收账款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快速获得销售回款,实现供应链两端资金高效盘活,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在日常工作中,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组织金融机构实地走访企业,建立“政银企”三方沟通机制,梳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中的堵点。截至今年8月末,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我市辖区融资186笔,累计融资金额151.53亿元,推动金融机构从“服务单个企业”转向“带动整个链条”,有效提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质效。

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让数据信用扎实“立”起来

“多亏了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帮我们用日常流水‘贷’到了500万元,这下生产线能开足马力了!”拿到工行乌海分行的贷款回单,我市某资源回收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2024年10月,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强化宣传,建立推广月度台账,开展“一对一”辅导,联合组织金融机构举办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推广会暨政银企对接会,做实服务保障,向150余家企业详解“绑定账号、委托供数、授权查询”操作流程,通过“业务宣讲+案例展示+现场咨询”的模式,帮助企业快速熟悉平台;指导金融机构在贷前、贷中、贷后深度应用资金流平台,让企业银行账户流水等动态数据真正成为融资增信的“硬通货”,帮助企业经营实力“看得见、能评估”,从而打破传统融资模式对历史信用的依赖。截至今年8月末,我市金融机构通过该平台查询信息355笔,成功促成融资1.04亿元,做到数据换信用,信用换资金。

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让“沉睡”资产高效“活”起来

“以前总觉得专利、水权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法当抵押,现在才知道,它们也能帮企业拿到贷款!”乌海市一企业负责人的这一新感受,源于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助力。

我市某矿业公司主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其研发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能有效改善作业条件,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在扩大生产时面临资金短缺。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指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乌海市分行以这一专利为质押,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登记,发放1000万元贷款,让“纸上专利”变成了“发展资金”。

此外,该系统还为我市绿色金融创新提供了支撑。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水权质押融资的工作指南。以水权质押融资,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不仅盘活水利资源资产,更有助于缓解企业用水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截至今年8月末,我市金融机构通过该系统质押水权向企业发放融资金额6127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注入了“金融活水”。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将继续深化“两平台一系统”的应用,扩大服务覆盖、优化金融供给,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金融答卷。

(陈洋 宋亚迪)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