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枫”景
本报记者 刘春霞
近日,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华苑社区网格员在入户排查时,发现多家商户正为污水管道堵塞问题发愁。由于12家饭店长期排放油污,管道负荷过重,反味严重,日常生活和经营都受到不小影响。社区迅速启动以“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为核心的“铁三角”治理机制,在实地走访后,工作人员组织26家商户协商,最终大家按使用比例分摊费用,通过专业疏通后环境得到改善。“多亏了社区帮忙,污水管道不堵了,店里也没异味,生意都顺心多了。”一位餐饮店主欣慰地说。
同样感受到实实在在变化的,还有焦化厂小区的居民。这个曾经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长期面临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多、基础设施老化等难题。在“铁三角”模式推动下,党小组主动组织召开居民座谈会,网格员全面摸底小区情况,楼栋长上门耐心讲解物业服务内容。经过居民投票表决,小区成功引入物业公司,居住环境呈现新气象。“社区请来的好管家,让老小区有了新生活!”居民们感慨道。
这些积极变化的背后,是拉僧仲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今年以来,拉僧仲街道聚焦群众需求与基层治理难点,以提升服务效能新标准、开辟居民自治新途径、拓宽资源下沉新角度“三个新”举措为着力点,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
拉僧仲街道探索构建“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的“铁三角”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党小组引领作用、社区网格员带头作用和小区楼栋长参与作用,推动形成党员带头做、事务大家议、居民共同治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街道从退休党员、热心居民中选聘661名“邻里贴心人”担任楼栋长,“有事找楼栋长”已成为居民的新习惯,更化作拉僧仲街道8个社区的治理新风尚。
群众的话,是最实在的心声。拉僧仲街道用心搭建“仲事众议”协商议事平台,整合行业部门、业委会、“两代一委”、律师等各类议事资源,让群众基础好、调解经验丰富的优秀调解员主动走进群众家中,把居民议事会开到问题现场。从收集诉求到确定解决办法,全程让居民当“主角”,使协商议事成为凝聚共识、温暖民心的过程。截至目前,平台已有效解决屋顶漏雨、小区篮球场改造、增设充电桩等170余件民生问题,今年“12345”热线工单数量同比下降40%,“有话直说、有事共商”已成为社区工作新常态,“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着办”让居民自治充满烟火气。
为打破传统治理的资源局限,拉僧仲街道以“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为纽带,通过抓实“轮值书记”“三张清单”、积分激励三项举措,推动65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1275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包联单位认领社区实事项目96个,形成资源清单140条,让各类资源真正向基层延伸。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街道更将“学查改”融入“双报到”,组织在职党员开展送学、送教、送医等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既让干部作风沉下去,也让服务实效提上来,实现学习教育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从“问题找上门”到“服务送上门”,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大家议、一起办”,拉僧仲街道通过及时解决急难愁盼,将治理的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让基层治理浸润着烟火气与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