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月饼香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9-17 10:31:02

齐艳芳绘图

■市井故事

冯宽

昨天上街,路边已经有精明的商家开始叫卖月饼了。一年过得真快呀,一眨眼就又要到八月十五了。

我儿时爱吃月饼,现已七十有余,对月饼依旧情有独钟。我一生中不知吃过多少月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就拿月饼来说吧:品种越来越多,口味东西南北中,想吃啥口味有啥口味的,京式、广式、苏式等品牌月饼我也吃过不少,有的腻而黏,有的甜而腻,总之不对味。每到中秋,我就想起妈妈做的手工月饼。又香又酥,甜而适度,至今还余香在口。

打我记事起,每年八月十五妈妈准要早早起床,拿出家里那个最大的瓷盆,和上大约十斤白面,不知为啥乡下人不叫烙月饼,而叫打月饼。妈妈说打月饼最好是二油二糖的,就是一斤面里放二两胡麻油二两白砂糖。妈妈按二油二糖的比例,把和好面的大瓷盆放在有温度的热炕头,先让面发酵。大约下午两三点,把发酵好的面放在大案板上反复搓揉,揉好了把面搓成一根根粗大约五六厘米的面棒,再用刀切成一个个面剂子,然后把面剂子一个一个抹上油后再一层一层码在那个大瓷盆里,让面剂子再醒一醒。大约一个小时后,妈妈把醒好的面剂子在案板上擀开,将提前用碎芝麻和红糖加少许白面在锅里炒熟的月饼馅包在里面,再用月饼模子扣印出各种图案。接下来就是烙月饼。把月饼放在平底大铁锅里,烙月饼烧火很有讲究,火必须要用温火,最好用脱过麦粒的麦糠,火绝对不能大,火大了,月饼就烤糊了,外焦内生就不好吃了;火小了,月饼就僵硬不酥软口感不好了。烙第一锅月饼妈妈给我示范如何烧火,第二锅月饼妈妈用锅铲边翻月饼边指导我怎样往炉膛里添麦糠,一锅烙二十多个月饼,烙一锅用时一个小时左右,月饼烙完了,也晚上七点多了。爷爷把西瓜切成好看的花边,放在院中央的桌子上,再把月饼切成小块,装在大盘子里。全家人敬罢月亮公公,然后开吃又甜又酥又香的月饼。一会一大盘月饼被我们兄妹六个风扫残云似的吃了个精光,五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想起还余香在口。

去年中秋节,我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一块五仁月饼,我反复咀嚼只感到甜腻腻的,既不酥也不香;妈妈当年烙的月饼只有一仁芝麻,要比今天的五仁月饼美味得多,我想是不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人们的口味也高了?还是食材质量差了?我把月饼在嘴里咀嚼来又咀嚼去,突然醍醐灌顶,我一下明白了,原来是打月饼的人儿不是娘呀,娘打月饼把她爱子的一片深情全打进月饼里去了,现在的月饼全是机器制作的呀。怎么能吃出儿时妈妈打的月饼的味道呢?吃来吃去还是妈妈的月饼香。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