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洋
9月4日,乌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召开,表彰全市各行业、各战线涌现出的78名劳动模范和42名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与会的全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深受鼓舞,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深刻体会到这份荣誉所承载的崇高使命与时代责任,以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鲜明导向与强大动力。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平沟煤矿机电队班组长柏鑫荣获“乌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走出会场时,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位在百米矿井下默默奉献的工友。我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勇毅前行。”自2006年从事井下机电检修工作以来,19年间,他坚守“行动胜于空谈”的理念,坚持学习、苦练技能,从普通工人成长为班组长,带领队友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保障矿井供电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升了煤矿生产质量与效率。
参加表彰大会后,乌海市劳动模范、乌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员王丽英备受鼓舞。试验员、监督员、内审员……她扎根一线22载,历经多岗位锤炼,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信念,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每一组数据、每一份报告都关乎工程安全。”她严格把控检测流程,确保每一项结果准确无误。王丽英表示,她将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技术骨干,为守护城市建筑安全贡献力量。
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光明路特勤站站长聂晓龙荣获“乌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光荣是对全市消防救援人员无私奉献的褒奖与激励。”他说。参加工作18年以来,聂晓龙参与3000余次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抢救500余名群众,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22年荣获“全国消防优秀基层指挥员”称号。这位特勤站站长创新提出的“三维联动”训练法,使队伍战斗力显著提升。他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市消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乌海市先进工作者、乌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李军,29年深耕特殊教育领域,初为生活教师时,与学生同吃同住,教他们生活自理、学习手语;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师时,自制课件、多法教学,所带三届听力障碍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并就业。作为副校长,李军构建了“生活实践式”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捧着荣誉证书,他感慨道:“这份荣誉对我而言,是沉甸甸的信任与嘱托,它更应属于每一位在特殊教育领域默默耕耘、倾心付出的工作者。未来,我将继续为特殊儿童创造更多可能。”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这些劳模、先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劳动者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以实干实绩谱写时代华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