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映温情 社区聚民心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9-08 11:39:04

为居民拍照。

■文明实践推荐官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翻看家庭相册,手机里存满了日常碎片照,却难寻一张像样的全家福;金婚老两口细数半生相伴,遗憾没能用一组纪念照定格岁月……为了唤醒家庭温情、拉近邻里距离,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创新推出“时光留影・情暖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重要节点为契机,用镜头捕捉不同家庭的幸福瞬间,以影像为纽带,让温暖在社区里流转。

项目启动之初,社区组建专项调研小组,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广场座谈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见。调研结果显示,85%的家庭近3年未拍摄全家福,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中,超半数金婚、银婚夫妇从未拥有过正式纪念照,而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也希望能在开学、节日等节点留下亲子合影。“想给爸妈拍套金婚照,但他们总觉得花钱没必要”“我们老两口平时没人帮忙拍照,想留张合影都难”……居民们的心声源源不断传来,成为项目推进的核心动力。为了让项目落地见效,社区没有只停留在收集需求上,而是迅速行动整合资源:一方面,主动对接辖区内专业摄影工作室,反复沟通后达成合作,组建起“光影志愿队”,约定每月至少安排1次社区驻点拍摄;另一方面,依托街道打造的“循爱新华西”小程序,搭建积分兑换体系,居民只要参与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宣传、独居老人上门帮扶、节日文化活动布置等文明实践项目,就能累积积分,积满相应积分即可兑换摄影套餐,激励居民用公益行动“兑换”幸福影像。

为覆盖更多居民需求,社区紧扣重要节点打造多样化拍摄主题,让项目全年持续焕发生机。“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会组织开展拍摄活动,例如八一建军节,我们为辖区退役军人拍摄全家福,还有儿童节会为孩子们拍照片,就是希望大家看到照片,回想起当天的温馨时刻。”新华社区党委书记王嘉敏说。

七夕节前夕,“七夕定格半世纪深情”活动如期开展,6对金婚夫妇身着传统服饰,背景墙上的红色绸缎营造出浪漫氛围,居民胡建忠为老伴马秀花整理衣领时,眼神里满是欢喜。“我们俩结婚已经 50年了,年轻时条件不好,就领了个结婚证,连张像样的结婚照都没有,这次社区帮我们圆了梦,真是太贴心了。”胡建忠说。拍摄间隙,老人们还围坐在一起分享婚姻故事,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让在场的年轻社区工作人员深受触动。

“时光留影・情暖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不仅为居民在重要节点留下珍贵影像,更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社区凝聚力明显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未来,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计划进一步拓展项目服务范围,增设“家庭影像故事展”,将居民在不同节点拍摄的照片与背后的故事在社区文化墙上展示,让更多人感受家庭温情与社区温度。“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影像见证,让每一张照片都成为情感的载体,让社区真正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幸福港湾。”王嘉敏说。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