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银
我平生最爱游山玩水。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碧波,那兴安岭上连绵起伏的林海,那开满各色花儿的呼伦贝尔草原……一览这些名山大川胜景,总有一种撼人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壮哉!我伟大的祖国。
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到它的精髓所在,而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或是多次观察之后,才能理解、欣赏。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我曾看过很多遍,看不出美在哪里。之后,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是那样无以名状的美。山水,也是这样的,多次地浏览、观赏,才会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我生活的城市一个山水胜景——乌海湖。这些年来,我多次游玩和观察过乌海湖,一度认为她比不上青海湖烟霞万顷,比不上杭州西湖的人文底蕴,比不上洞庭湖的明媚秀丽。奇怪的是,最近一次接触乌海湖,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7月,其实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秋意,有的只是闷热。那几天,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乌海湖仿佛在半睡半醒。尽管如此,我还是很仔细观赏,领悟到乌海湖之“亲”之“奇”。“亲”即亲情。一刹那,我仿佛触到了母亲河的体温,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奔腾了几千年,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那年,我从下海勃湾回市区,走到如今的大禹码头(当年此处没有任何建筑)时,无意中向南望去,一幅沧桑博大、雄宏壮美的画面出现在眼前。黄河穿越银川平原进入内蒙古,被雄峙壮伟的甘德尔山所吸引,放缓了前进的速度,形成了一湾开阔的水面。黄昏时分,但见雄伟的甘德尔山倒映水中,夕阳余晖洒满了平静的水面。西望黄河对岸,浩瀚苍茫的乌兰布和沙漠无边无垠。眼前就是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激情满怀。当时,我想如果河面再宽些,聚成烟波浩渺的大湖,那情景、那场面是否更动人心魄。有道是天遂人愿,几十年后乌海人建成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形成了旖旎风光的乌海湖,这是黄河诸多孩子中又一个灵毓俊朗令母亲骄傲的孩子。多少年来,置身于沙漠边缘的乌海人,面对这118平方公里的辽阔湖面,是何等喜悦和骄傲。这是几代乌海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一以贯之、众手播绿创作的绿色奇迹。
“奇”即奇妙。千百年来这里的名片是沙漠,这里的一切都以沙来冠名:沙柳、沙葱、沙蒿、沙和尚,乌海的市树竟然也姓沙一一沙枣树。如今,乌海湖改变了这里的形象——山水同框,湖沙一体,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在乌海湖形成之后,沙漠中有些低洼处进了水,成为大小不等的湖泊,同时也造就了大小高低不同的小岛,竟然获得塞外千岛湖的称谓。
乌海湖提升了城市品位,使一座清冷荒芜的矿山小城,升级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成群结队的旅游者来了,红嘴鸥来了,白天鹅也来了。
山在变,水在变,人也在变。乌海湖改变了市民们的格局,人们的心胸敞亮了,柔顺了。即使有诸多烦心和不快,只要面对天水一色、平静开阔的乌海湖,都会被淘得干干净净。仿佛尘世一切喧嚣都溶解在湖里,连矿山人急躁的性子和火爆的脾气也融进了湖里。
乌海湖,你是沙漠之湖,你是梦想之湖。湖水承载着乌海的美丽、幸福、和谐和安宁!我一次次走近你,一次次欣赏着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的这片绝美风景,领悟到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情缘,你是大自然的馈赠。我蹲下身来,把手伸进湖水中,我触到了你的脉搏,我想抓住一滴水,但无论我握得有多紧,水都会从我的掌中流泻,湖水欢乐地一路汇入黄河,流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