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鄂尔多斯9月2日讯 (记者 董家朋 实习生 康宇新)在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聚焦九大研究方向,通过系列突破性技术成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树立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范式。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供图
研究院展厅内,由毛善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矿山设备引人注目。该设备基于“透明地质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煤炭开采全流程的数字化模拟系统,通过地面监控与智能指挥,实现采掘自动化、设备信息化与管理智能化的“三化融合”。目前,该技术已在鄂尔多斯多个矿区成功应用,显著提升矿山开采效率与安全水平,加速推动传统矿山向“少人化”“无人化”智慧矿山转型。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供图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每年3000万吨工业制氢面临的高能耗、高污染痛点,研究院将目光聚焦地下清洁能源资源。通过地质勘探与技术创新,团队正积极探索地下天然氢气勘探及规模化开采路径。据了解,该方向若实现技术突破,将有望彻底改变工业用氢格局,为零碳、低成本的清洁氢能产业提供关键支撑,不仅能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更有望催生全新清洁能源产业链。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供图
由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基于“二氧化碳冷热一体化系统的‘风-光-储-冷-热-电’零碳机场能源技术”,已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成功落地,助力该机场建成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机场。该技术颠覆了传统化石能源制冷供热模式,实现机场能源消耗100%零碳排放,目前已通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供图
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研究院始终秉持“需求导向、交叉创新、软硬结合、成果落地”宗旨,围绕“能源战略与碳中和路径”“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等九大方向开展布局,打通“基础研究-中试开发-产业孵化”全链条,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创新生态。
“当前工作核心是围绕九大研究方向,抓实成果转化落地,发挥示范效应,全力助推鄂尔多斯闯新路、进前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开华表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助力鄂尔多斯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为我国能源转型书写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