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艺
入秋以来,甘德尔生态治理区仍苍翠蓊郁,偶有岩羊漫步山间。夏秋之交的持续降雨,不仅延缓了季节更替的脚步,更让林地、湿地和城市绿地呈现勃勃生机。
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海辖区,降雨带来的改变更为直观。使用无人机高空俯瞰,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从山脚一直铺展到天边,深深浅浅的绿色勾勒出这里的地貌轮廓。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海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日常巡护中发现,一些在往年因干旱而生长受限的濒危植物,今年长势良好,遇到大风天气,大量的种子还被吹至更远的区域,为来年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生态环境适应性也相较更强。
“今年雨水充沛,为各类植物补足了水分,我市林地常见的樟子松、侧柏、梭梭等植物在雨水的浇灌下格外茂盛。树木的根系向下延伸,为林木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市林业和草原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永胜说。
这几天,我市一座座绿色矿山草木繁茂,此前经过边坡整形、播撒草籽、喷播绿化等生态修复的矿山已形成绿色、安全、稳定的景观屏障。由于矿山上多选用适宜我市生长的耐旱耐盐碱、根系发达的植物,如今,矿山上很多植被无需浇水即可成活,完全依靠“雨养”就生长茂盛。
充足的雨水不仅滋养了山川草木,也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更适宜的栖息环境——
近日,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护时,发现2只赤狐在草原上活动,它们毛色鲜亮、机警可爱。工作人员表示,赤狐出没说明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市民若偶遇野生动物,请保持距离,勿投喂或惊扰;在黄河乌海段,白琵鹭、赤麻鸭、鸬鹚、白鹭、红嘴鸥等候鸟也不失时机赶来分享我市园林绿化成果,它们时而翩跹、时而休憩,在水岸林草间自在栖息;在山间,成群岩羊在陡峭的石壁间灵活穿梭,不时低头嚼食青草……它们的到来,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与生机。
我市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曾经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近年来,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绿色不断点染开来、扩张延伸,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为市民带来满满获得感,绿色乌海、生态乌海已不再是人们盼望的梦,而是美丽乌海的现实图景。